年终岁末,为了向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2023年12月29日,银杏街道惠民社区联合轩虎社工组织开展“微网实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普惠学堂老年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收集小区居民微心愿,整理清扫美化小区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基层治理带来的改变。
“我们今天专门收集微心愿,你们有什么心愿我们可以代为转达。”“请问房产过户该怎么办理,继承和过户哪种方式能更省钱些?”……当天上午,惠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微心愿收集点、法律咨询点吸引了不少群众,他们或有心愿要表达,或有法律问题要咨询。社区居民易群芳正在认真填写她的心愿:“希望社区在公众场所、小游园等处增设垃圾桶,让大家做到垃圾随手可入桶,让社区环境随时保持整洁。”末了,她还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尽快收到社区反馈。
活动还聘请了专业法律人士进行普法宣讲。专家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大家普及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同时,还发放了宣传资料,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记者还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个个原本灰扑扑的井盖,经过绘制,变成了颜色艳丽的太阳花,因着各种生动的造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川农大志愿者李佳怡告诉记者,在社工组织的招募下,她主动报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当天她选择的是手绘井盖,“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的创意和想法得以实现,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外实践,让我们对社区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惠民社区孝道文化小游园内,惠民社区普惠学堂的老年志愿者们正在捡拾垃圾、清扫落叶。据介绍,惠民社区孝道文化小游园于近日完成升级改造,质朴清新的孝道文化墙,栽种的栀子花、千层菊等植物错落有致,摆放了休闲长椅,环境美了,清洁还需要大家维护,于是,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普惠学堂志愿服务队主动成为小游园的义务清扫员,让游园广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他们的行动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干干净净的,我们在这儿坐起也巴适。
65岁的万传珍是惠民社区普惠学堂的一名学员,同时也是社区的一名微网格员。随着“微网实格”治理的深入推进,她感受到的“家门口”的变化不止一点点。“出门见绿,推窗见景,街头巷尾的闲置绿地也变成了小游园,生活是越过越巴适!”每天早晨出门遛弯已成为万传珍的日常健身习惯。用好城市里的金角银边打造社区小游园,在这一过程中,惠民社区居民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万传珍看来,更多地还体现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对社区服务的认同感也更高了。
近年来,惠民社区普惠学堂吸引了1000余名老年人免费享受老年教育资源。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老年学员在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连心桥”作用,通过成立志愿服务队,实现了学员志愿服务效应叠加和辐射,以学员志愿服务“微力量”撬动社区治理“大能量”,协助社区培育了更多志愿服务骨干力量。
惠民社区党委书记王仕强表示,近两年,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社区以“微网实格”为载体赋能基层服务,集中人力、精力、物力召集辖区党支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不同身份的微网格员,分别在小区院落、主次干道、河道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让社区服务触角不断延伸,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本报记者 缪英 周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