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19-03/13/003688.html

等待处理…

康定圆梦

作者 王泽阳
点击量:7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跑马溜溜的山上啊,是情歌的故乡。一曲奔放的情歌,飞出了茶马古道,传遍四方。”康定,情歌故里,康巴文化圣地。千百年来,茶马古道的马蹄印串联了汉藏人民交流的情感,声声马铃犹如连绵的情歌,传唱至今。

康定,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会中心。一曲《跑马溜溜的山上》唱响世界,这里拥有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号称“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风情万种的“世界情山”跑马山等名扬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区,被国家领导人称为“海外仙山,蓬莱圣地”。康定地广人稀,境内多为高山峡谷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较为落后,由于条件限制,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9.2%,是四川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贫困,就像是美丽格桑花上的一个虫眼,影响了草原的美;贫困,就像悠扬的情歌掉了音符,让人顿生不适。脱贫攻坚,甩掉贫困的帽子,让格桑花完美绽放,让情歌高亢悦耳,国家在行动,省、州在努力,康定在奋斗,援者在伸手,一首圆梦曲正在奏响。

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康定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脱贫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户的指示,做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全脱贫、五年奔小康”的战略谋划。4年间,累计投入近45亿元,实施各类项目,涉及基础提升、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截至2018年底,全市59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全市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04%。

君不见,高山深谷中隐藏的吉居乡“三两村庄立绝壁,七八人家卧山丘”。曾经,人难走,车难行,村民患病不见医,买包盐巴犯命险。如今,悬崖之间凿天路,云端之处车马喧;水利电力通信全覆盖,年轻人开心用WIFI。

君不见,草场牧区只会放牛牧羊的孩子“逐草四方,抓雪饮酒”。 曾经,大字不识,无心学业,父母唯生计第一,无奈祖祖辈辈。如今,校内书声琅琅,家中子教父学;文明新风吹新居,立志奔康源于心。

君不见,高原黑青稞、高原牦牛奶“天赋神食仙饮,外人无福消受”。曾经,家有黑金无钱花,藏有白玉无人识,负了苍天,亏了民生。如今,洞波酒业送秋波,百姓田间数现钱;蓝逸奶业传爱意,牧场之中齐分红。

君不见,额达门巴的游牧藏民“高举套马杆,好逐水而居”。曾经,居无定所,四处流浪,随着牛羊的足迹,天作幕地作席。如今,全家入住藏式新村,置身木雅景区,“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

君不见,一个典型带动一片,牧旅结合、农旅结合、产旅结合在康定遍地开花。

瓦泽乡“摄影基地”民居、酒店年创收800余万元,获得“新华社摄影创作基地”称号。

金汤镇新房子村“一村一品”成为“业兴、家旺、人和、村美”的幸福村,集体产业收益40万。

新都桥万亩花海绽开迷人秀色,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点缀绚丽色彩。

麦崩乡推进农业、文化、旅游发展,青脆李种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出产百万斤规模。“春赏花、夏吃李”,乡村旅游再增收。

藏区企业家毛清安成立三千三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铁索村、吉居乡等多个村镇因地制宜,建设高原生态产业园。牵手贫困户,形成高原有机蔬菜、水果、养殖等生产销售一条龙,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

……

“康定溜溜的城哟,是情歌的海洋。一支不老的情歌,流淌着康巴儿女的情深意长。”美丽康定,正在脱胎换骨。处处旧貌换新颜,点点星光连成片,啊,这美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

君不见,辉煌成就的背后有多少汗水和付出。1000多个日日夜夜,无论漫天大雪,还是烈日炎炎。

君不见,市四大班子领导放弃休假,用脚步去丈量山山水水,用白发和疲惫书写脱贫攻坚战略。

君不见,全体干部下沉一线,结对认亲,用真情去打动百姓,用陪父母妻儿的时间去浇灌扶贫之花。

君不见,都江堰援藏干部背井离乡,不少人即便至亲过世也未能尽孝,只因责任在肩……

君不见,全社会的帮扶力量一齐发力,与康定人民一道同呼吸,心连心,携手迈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藏区步伐,共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华丽的康定篇章!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让这些温暖成为我们永忆的光与亮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