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口街道蒲阳路社区,许多居民都随身携带两张便民服务卡。基础设施维修、事项咨询办理、购买日常用品……有了这两张卡片,居民有任何需要和困难都可以通过卡上的联系方式找社区或社区内商家解决,社区或社区内商家可为居民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便民服务卡随身携带
“您好,这是我们社区制作的两张便民服务卡,上面有社区工作人员电话和附近商家电话,可以直接拨打上面的联系电话与我们联系……”6月13日,灌口街道蒲阳路社区主任唐小蓉带着2名工作人员来到柳河家园小区,为该小区居民张松平发放蒲阳路社区联系卡和便民服务商家联系卡。
张松平今年65岁,与老伴居住在柳河家园小区。老两口身体硬朗,但年纪大了,也会担心突发疾病。“我们老年人最怕突然有个什么事,孩子在外地不能及时赶到。这下好了,有了便民服务卡,有事我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找社区帮忙了。” 张松平向记者展示了他手中的便民服务卡。记者看到,两张便民服务卡均如名片大小,方便携带。社区联系卡上有社区书记、主任、委员、网格员联系电话;而便民服务商家联系卡上,药房、干洗店、牙科、食品店等商家的门牌号、店招名称、联系电话一应俱全。
“记得随身携带,有事随时联系我们。” 唐小蓉再三叮嘱张松平。唐小蓉告诉记者,在蒲阳路社区,每个院落的楼道口都贴有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电话。但为了让居民随时能联系社区,他们特地制作了便民服务卡,方便居民随身携带。
小小服务卡架起干群“连心桥”
87岁的徐德志2年前与老伴搬到蒲阳路社区居住。刚搬来时,人生地不熟,遇到难事也不知找谁解决。徐德志告诉记者,在蒲阳路社区,有5个居民院落是安置小区,里面居住的450余名居民均是从其它社区搬迁而来,与自己情况相同的人还有很多。
现在便民服务卡的发放,为大家解决了忧虑。“我和老伴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每天买菜就成了难题。这下好了,想要什么菜或者生活用品,一个电话商家就能送货到家。”拿着便民服务卡,徐德志连连称赞社区贴心。
唐小蓉告诉记者,早在便民服务卡设计初期,社区就考虑到了安置小区的情况,思考如何让他们融入蒲阳路社区,找到归属感。“把爱和便利带给他们。”唐小蓉表示,针对蒲阳路社区实际情况,他们与小区居民就如何方便居民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增强百姓幸福感、归属感等多次进行沟通交流,最终完善了便民服务卡的各项内容。
“便民服务卡,不仅是社区深入群众的联系卡,畅通了社区和居民的联系渠道,更是社区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社区把爱和便利带到百姓家。”唐小蓉希望通过这小小的便民服务卡,使社区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居民,更利于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本报记者 胡馨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