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瓶车停放有序,绿化也不见杂乱,路面干净清爽,老人欢声交谈,孩子们快乐嬉戏……这是8月29日,记者在银杏街道锦绣社区岭秀都江小区看到的一幕。这一美好的画面源于该小区院落治理会的成立。
琐事激发物业与住户矛盾
没有院落治理会前,岭秀都江小区物业、业委会和住户间存在不少矛盾。修建于2007年的岭秀都江小区是商品房小区,有1400多户人家,不少人住了10多年,对这个小区充满了感情,可这些感情中,还掺杂着无奈和失望的成分。
“以前小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电瓶车私自拉线充电,环境卫生也做得不好。”张勇在岭秀都江小区住了11年,他告诉记者,虽说小区有物业,但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物业与居民之间存在很多矛盾。“物业没有尽心管理,业委会也没使上劲。我们换了几家物业公司,但小区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张勇说道。
小区住户多、外来人口多,仅仅靠物业和业委会管理,难度不小。针对这样的小区该如何下药?锦绣社区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收集民意,于今年3月在岭秀都江小区成立了院落治理会。院落治理会由院落长、物业、业委会和小区住户组成,其中,院落长由社区干部兼任。
“院落长的职责一方面是监督物业和业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调动小区住户参与院落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实现院落自治。”锦绣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春耕告诉记者,通过院落治理会的成立,岭秀都江小区实现了环境大变样。
小区变样住户喜上眉梢
“消防器材一定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8月29日下午,在岭秀都江小区内,由院落长带头,小区物业、业委会、住户代表共同参与的巡查活动正在进行。非机动车是否乱停乱放、电瓶车是否在统一位置充电、消防器材能否正常使用、小区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存在治安隐患都是他们巡查的重点。而像这样的巡查,每个月都会开展3次。
锦绣社区委员陈敏兼任了岭秀都江小区的院落长。她“上岗”5个月以来,像小区苗木修枝、晾晒衣服这类鸡毛蒜皮却往往扯皮不断的事很快得到了解决。“我的任务主要是将小区物业、业委会和住户凝聚起来,共同参与院落治理。我们每月都会开会1次,对小区大巡查3次。在此过程中,大家不断发现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大家参与院落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小区也越变越好了。”陈敏告诉记者。
今年74岁的夏永清是住户代表,每月都会参与巡查。这5个月以来,他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家小区变好了。“院落治理会这种模式很好。社区干部来当我们的院落长,她可以督促并协助物业解决问题。我们住户参与其中,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也更强了。好多住户都拉着我说,现在小区整得好哦。”夏永清乐呵呵地说道。
“三长”激活社区“神经末梢”
如今,岭秀都江小区的成功模式已在锦绣社区的其它3个商品房小区、8个散居院落实行。通过社区干部担任院落长,架起了小区院落与社区间沟通的桥梁,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小区院落治理的积极性。而在锦绣社区,除了院落长,还有“民间街长”和“义务河长”。通过“三长”共同发力,锦绣社区真正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民间街长”由社区热心居民组成。他们每天不间断地开展街面市容秩序巡查,大到铺面店招不规范,小到街面果皮箱垃圾清理等,在能力范围内处置街面不规范现象,劝导不文明行为,梳理填写巡查日志,对不能处置的问题及时上报社区,联合社区、街道、部门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此外,针对辖区内有2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民间街长”每周五至周日还会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流商小贩和治安情况进行巡查。
“义务河长”是社区继环保巡查员、党员先锋护河队之后的又一护河新力量。他们将定期巡查与特殊时间点巡查相结合,对辖区柏条河、左支渠安全及水环境进行常态化巡查,重点监察沿河排水口是否违规排放污水、非法电鱼、网鱼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在夏季对沿河不文明纳凉行为进行劝阻。
“‘三长’激活了社区的‘神经末梢’,我们社区环境、治安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居民们更关心社区的大小事情了。现在大家都说,住在这里更开心了。”赵春耕说道。(本报记者 胡馨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