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心中,都装着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所不同的是,在时光的沙漏里,有的记忆渐行渐远,有的记忆日益深刻,还有的已模糊不清。而在青城山麓香积寺旁的桂溪园,让人惊觉这份文艺梦又开始复苏、躁动。若你与我有相同的意趣,不妨趁着秋高气爽,去桂溪园找寻曾经的记忆,遇见久违的自己。
出门就开手机导航,对现代科技的依赖,仿佛已经到了离开它就寸步难行的地步。这个秋日的周末,天高云淡,空气中还残留着丝丝桂花香。走天府大道拐上聚青线,再沿216线到怀中路,顺着路边的指示牌进入再走1公里左右,就到了。简单点说,桂溪园距离熊猫乐园只有一公里左右,相信大家会有更明晰的印象。
车到山前,桂溪园就坐落在群山之下,掩映于绿树丛中。这座山间小院和周围其它建筑迥异,层层迭起,错落有致。门口悬挂的一溜牌匾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而旁边大石头上的“桂溪园”三个大字,听说还有特别的故事。
迈步走上台阶,园内别有洞天。
迎面而来的“桂溪茶舍”,乃客人下榻的第一站。一杯清茶氤氲,一室实木芳香,瞬间将人引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小坐片刻,起身闲庭信步,一段青砖小径,一面假山小瀑,一汪泉眼灵动,一池锦鲤游弋,动静皆宜、鲜活灵动。上到主院,院子格局呈旧时四合院模样,阳光透过院中的桂花树洒下一个个光圈,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主屋、偏厅、客房,旧时的高脚靠背椅静坐廊下,无言诉说着岁月沧桑。穿过主院,走过一段“Z”字形台阶,就到了餐厅和茶室。如果要分层级的话,这里应该是桂溪园的第三层,整个平台依地理位置而建,但在不同的区域,又营造了不同的风格,相互联通又各自独立,保持了极好的私密性。“桂溪望月”“桂溪听风”,在如此诗意的词语衬托下,我们与桂溪园来了一场诗意的邂逅。
站在三楼,可以俯瞰整个桂溪园。整个建筑均是灰墙黛瓦,有着鲜明的川西民居风格,看似原始古朴,可一小段镂空的围墙、一株婆娑的翠竹,不经意间隐藏着主人的匠心,真可谓一步一景。
美食最能抚慰人的胃。据主人王永昌介绍,桂溪园有桂溪三宝:五彩鸡、香积鸭、桂溪鱼,这三宝皆是王家巧媳妇吕氏的杰作。鸡鸭鱼皆采用本地土产,且用桂溪山泉水浸泡24小时,祛除腥味,再加上秘制烹调手法,因此这三宝已成为桂溪园的招牌菜。老王讲故事的水平确实高于一般人,光听介绍就勾起了肚里的馋虫。菜品上桌后,果真名副其实,先细细品尝,再大快朵颐,直到后来根本停不下来,只觉得唇齿留香,咸鲜异常,有着山野的清香。
这里的每道菜都有一个故事。就拿香积鸭来说,得名于桂溪河上游的香积寺。饭罢,我们一行前往香积寺寻找古迹,一路桂树掩映,溪水淙淙。桂溪园距离香积寺约两公里,当穿越了密林、攀爬了百来级台阶之后,终于见到了香积寺。它坐落于半山腰,海拔较高。寺院不大,只有三间房,但从未尽的香火和新鲜的供品来看,这里常年有人来此供奉。寺院前面的一株柏树和一株银杏树,目测已有百年以上树龄,寺院后面竹林掩映,幽静异常。登高望远,远处已辨不清是何方。同行者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取名“望乡”。作为客居人,远走、回望经年,何处是故乡?
下得山来,日影西斜,小院静谧,落叶有声,倚在二楼木栏杆处,读书听风也甚是惬意。若你还有兴致,可到一楼它山书院习字、作画,直等到月上桂枝头,邀清风入眠,不失为一大美事。醒来后,再听老王讲“桂溪园”题字的来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