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0-07/17/007914.html

等待处理…

浊水如何变清波

记者实地探访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

点击量:62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污水处理厂作为末端处理及把关环节,对削减污染负荷、保护水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月13日,记者跟随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走进张家湾污水处理厂(都江堰水质净化中心),见证了在企业规范化流程运行下,生活污水步步“闯关”成清流的神奇变化。

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位于灌温路,分二期实施建设。其中,一期于2003年1月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污水4万吨,采用DE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要求。该厂主要收集金马河两岸、玉堂场镇和农村区域、灌温路两侧区域的污水,服务面积约21.89平方公里。

沿着宽敞的走道前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各个污水处理设备正在有序运转。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提升泵房,黑黢黢的污水不停地翻滚着,上面漂浮着一些大颗粒。当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多个隔间的翻滚后,终于流入到了生化池。此时,肉眼已经明显感到水清亮了许多,再继续从生化池各个隔间经过DE氧化沟生物处理后流入二沉池。最后,只见一股股清澈透明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该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污水迅速变清的这一“神奇旅程”,还得要感谢这一个个反应池内藏着的活性污泥。“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和氮的化合物。”

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收集而来的城市污水,在预处理段经过粗、细格栅机以及沉砂池初步过滤后,被送到生化池。混着活性污泥的污水呈棕褐色,气味也从腐臭味变成了土腥味。生化处理部分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工艺,通过厌氧好氧条件下的生物反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无机化合物进行吸附降解。走过前几道工序的生活污水还将步步“升级”,经过沉淀去除悬浮物、紫外线杀菌消毒等工序,进厂时黑黄色的污水会逐渐变得清澈透明。

市水务局数据显示,我市共有17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总量为9.59万吨,污水处理厂均委托第三方单位实行社会化运营管理,并安装进出水在线监测设备,利用中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情况。每季度委托监测单位开展出水水质主要指标监测,确保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保障区域水环境安全。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岷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工作要求,采取“社会资本+财政配套”模式,投入超10亿元资金推进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技术改造项目、城区2.5环内排水管网体系建设工程、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配套道路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

目前,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项目总平收尾工作和设备运行调试。工程建成投产后,处理规模将从日处理4万吨提升至8万吨,排放标准也将从目前的国家一级B标提升至四川省岷沱江流域排放标准,将有效解决区域内城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问题。

“污水的处理大致分为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三个步骤,经过大约14个小时的处理,污水变成清水排放,可以进行城市杂用、景观绿化,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雨沐表示,我市将持续完善排水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修编,强化城乡排水设施改造建设,不断提升建设管理运行水平,全力保障区域水环境质量安全。(本报记者 邓洁 文/图)

上一条:全力防范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条: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检查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