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青城山脚下的这个大通村,尽管社员群众食不果腹,但也难挡村人种花植绿的习惯。特别是杨仁祥家族,还在房前屋后、宅基地里遍种花木,被当地人称为“杨家花园”。
衣带渐宽终不悔,从此为花消得人憔悴。杨仁祥说自己始终没有忘记是个农民。年少时沿着岷江东流而去,如今已知天命,两岸三地奔波忙碌,商海沉浮半生,曾耕耘江淮,憩居沪上大都市。如今年过半百,回乡种地,成了新型灌州农民。学者余秋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名句,描写的就是家乡,他能不为家乡之美锦上添花么?
有着深深思乡情结、执着信念和匠人精神的他,基于三十多年对珍稀花卉苗木的长期收藏和积累,把目光放在了家乡林盘修复和木本观花农旅项目上。说干就干,大手笔的杨仁祥,甩手就投资几亿元,全面打造“问花村”农旅观光产业示范园。
不到三年时间,就已建成海棠主题园林一千余亩、梅园近千亩,其它辅助花系上百亩。问花村打造了具有一大批资源稀缺性和规模化的梅花和海棠专类主题园林,短期内业内同行无法复制和超越。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提到村中那些花卉苗木,杨仁祥如数家珍。特别是园中的“将军桂”“垂枝梅”“情人梅”“游龙梅”“盘龙梅”和海棠园中的“海棠伞”“牌坊群”“龙马精神”“五福临门”等众多园艺绝版孤品和藏品来历时,他总是神采飞扬,喜形于色。不妨来看看他的部分园艺藏品。
——将军桂花林。杨仁祥在安徽求学、创业期间,有幸接触了一批金寨革命先烈和将军后人并了解了桂花。桂花是金寨的县花,金寨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当年,十几万金寨儿女参加革命,平均1000人才活下来1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换来金寨“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之美誉。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问花村杨氏酒庄林盘的这片桂花来自于金寨将军家的房前屋后,蕴含红色血脉基因,故取名“将军桂花林”,以此缅怀英烈,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情人梅。两棵树龄超过百年的原生红梅,一棵叫”牛郎”,一棵叫“织女”。牛郎和织女厮守在问花村,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演绎千古情缘。这是问花村梅园的镇园之宝。
欲求天地缘,需拜情人梅。梅园中那两株“情人梅”,连续两年的七夕情人节,都有众多善男信女来此祭拜,祈求此生白头到老。杨仁祥说,问花村梅园二期工程将以“情人梅”为原型和品牌内核,打造以“情人峰”“情人谷”“情人泉”“情人湖”“情人桥”和“情人岛”等一系列专注于爱情婚庆文化的山水人文梅林花海景观,使之成为天下有情人朝拜的网红打卡胜地。
“缘定三生,情牵一世”,杨仁祥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故事。当年大通村里一女知青,现已是当地著名言情女作家。“情人梅”落户园里三载,女作家也来此树下找灵感三年。每次找完灵感后,眼圈总是红红的,甚至还伴着小声的抽泣,让人无不动容。原来女知青当年就曾插队于此,和村中一后生相爱,都准备谈婚论嫁了,却因故被迫分开。后来才知,女知青回了城,后生去了前线边关从军,战死疆场,死时手中还捧着恋人的单人照。
——海棠园。海棠花,也称“解语花”。解语,乃“善解人意”之意。典出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中所记述——唐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左右说:“争(怎)如我解语花”。唐明皇把杨贵妃喻为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即为善解人意的美女和美人聪慧可人。
伞,无论晴天雨天都需要,是日常生活中人人必备的外出工具。
问花村海棠园独家收藏了60株园艺造型海棠伞,杨仁祥利用这批独有的活体植物海棠伞为创意原型,构筑国际标准T台,在每年海棠盛花期举办“问花村国际海棠女神选美节”,通过选美活动和旅游观光形成强烈的“问花村海棠伞”视觉识别效果,同时导入“善解人意解语花,温馨浪漫海棠伞”,“哥撑的不是一把伞,哥撑的是整个世界”等情感寓意。
在一系列海棠伞情感寓意和“问花村海棠伞”视觉识别效果双重作用下,最终形成强大的“问花村海棠伞”品牌轰动效应IP,继而设计并推出系列伞具文创产品。
将“问花村海棠伞”所有的情感寓意用雕塑艺术的方式在海棠伞景点表现出来供游客参观交流。
问花村注册成功了商标“18”类“问花村海棠伞”和“解语海棠伞”两个商标,陆续向市场推出太阳伞、雨伞、广告伞、高档商务伞、户外休闲伞和工艺礼品伞等系列伞具。之后再将品牌延伸至户外包、户外鞋、户外服装等户外防护用品,逐步形成国内顶级的防护用品奢侈品牌。
杨仁祥说,这就是“景产相容”振兴乡村的经典规划案例,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暗香疏影”梅园,“紫气东来”紫薇园,“桃红盛世”桃园,“虞姬含笑”玉兰园等,“五彩春光”“伊甸园”等藏品满满,故事连连。(二)
(云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