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光塔街道龙潭湾社区爱心食堂有个文艺又温情的名字——“爱有味和乐轩”。爱有味道,它包含了回锅肉的辣、红烧豆腐的麻,更有清汤白萝卜的鲜……因为这丰富味道的凝聚,居民居住在小区里和和乐乐。轩,在这里是房屋的意思。此名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
爱心食堂有着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健康饮食、绿色环保、自觉清理的餐桌公约,且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理念:6个菜,80岁以上老人每餐收10元,90岁以上老人全免费。从11月12日开餐,这家爱心食堂每天都温情满满,欢声连连。
爱有味 家门口的爱心食堂众人赞
11月12日是龙潭湾社区滨江国际小区爱心食堂正式营业的日子。一大早,厨师忙着炖菜,服务员忙着理菜、蒸米饭,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也早早来此“监工”,大家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开业第一天,第一炮要打响,让居民吃得满意。
上午11点半,小区居民冯阿姨、张孃孃、卢大爷等就陆陆续续地前来就餐,家门口开爱心食堂,对他们来说不只是新鲜感,更有如在自家吃饭一样方便。12点,爱心食堂第一餐正式亮相:青椒回锅肉、土豆烧鸡、香辣肉丝、芹菜豆腐干、凉拌折耳根、白萝卜汤。服务员首先将饭菜端到91岁的邓素珍婆婆面前,接着大家才排队就餐。
“味道不错耶,回锅肉真的很香。”“整得巴适,炒菜的油用得是好油。”“这个萝卜汤特别鲜,再来一碗。”……第一餐没让大家失望。社区两委、食堂负责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邓婆婆吃得很香。儿子、女儿陪着老人家一起就餐。老人家虽年逾九十,可耳聪目明、衣着干净,一看就知道子女们把她照顾得极好。女儿称老人顿顿离不开肉,米饭还要吃硬饭。看着儿女往老人碗里夹菜,居民都被这温馨的一幕感动到了。老人餐毕后,大家都开玩笑说,“以后你老人家可天天来这里就餐哈,90岁以上都不收钱。”笑声洒了一路。
小区开设爱心食堂,对居民杨雪秋来说可帮了大忙。“我不会做饭,天天都是老公煮,煮久了他也有怨言。这下好了,我们天天可以到这儿来吃。”涂阿姨和老公张大叔都是退休工人,和女儿分开住,她的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她快人快语道:“十几块钱就吃好几样菜,营养搭配丰富,自己在家里哪里得行嘛?”
宽敞明亮的餐厅,干净舒适的桌椅,美味又健康的饭菜,赢得了大家一致称赞。
和乐轩 多方参与共担社会责任
继9月初社区打造的家门口便民蔬菜店开业后,社区党群服务点再将服务半径拓展,开设了爱心食堂。
龙潭湾社区党委副书记冯明杨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老人的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一日三餐。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一日三餐不是小事,饭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营养又不均衡。为切实关怀弱势群体,解决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龙潭湾社区经前期的调研论证,遂采取“社区补一点、自己出一点”,由社区党支部引导,小区物业党员干部开办的模式成立“爱心食堂”。每天为小区老人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中、晚两餐,有想来吃饭的老人,只要提前报名即可。6个菜,60岁以上每餐15元,70岁以上12元,80岁以上收10元,90岁以上老人免费。
爱心食堂自运行以来,每天坚持以最新鲜的食材来进行烹饪,荤素合理搭配,有饭也有汤,让前来吃饭的居民吃得饱而健康。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更丰富,社区还邀请辖区锅边馋、北京烤鸭等几家餐饮企业提供免费爱心餐。锅边馋经理张超告诉记者:“我们每周免费为爱心食堂提供两次锅边馍、养生粥,一次可供20人食用。”张超表示,作为一家餐饮企业,能有机会为辖区居民服务,是他们的荣幸,他们也将把这份社会责任继续践行。
为了让爱心继续传递,商家提供的餐饮将以半价销售,而销售所得将全部作为爱心基金由社区统一管理,用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据了解,奎光塔街道将以龙潭湾社区“爱心食堂”运营为契机,继续发挥辖区企业资源与社会力量优势,探索扩大服务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打造“爱心食堂”品牌。同时也将以此项目为标杆,让党建引领、多元社会力量参与 “一核多元”体系持续发力,激发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 缪英 实习生 周星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