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馨居位于青城山镇芒城社区辖区,占地25万余平方米,2015年以来陆续安置了涉及19个社区的2260户、共5162人,是青城山镇最大的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
面积大、人员复杂,社区“两委”一直在探索治理方法。今年2月起,社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民生的有效举措得到居民点赞和上级部门认可。11月,社区联合四川博通物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芒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同时,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社区特邀专业培训教师讲授养老护理、烹饪等课程,结业后颁发证书并推荐就业。正如社区打造的目标一样,如今的香花馨居正在向“文韵育物、安逸馨居、芒享丰登”迈进。
搭建智能平台 一键操作完成物业服务
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体温检测……走进香花馨居,城里的智慧化小区所具备的硬件设施,该小区都已具备。采访当天阳光正好,居民三三两两在小区漫步,或做运动,或晒太阳,一派祥和景象。
小区成立了一家以社区命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这在全市可算是开了先河。
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格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对社会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农集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满足不了当地群众的需求。如何给小区业主营造一个“祥和、安全、舒适、便利”的家园环境,这一问题摆在了芒城社区两委的面前。今年以来,社区“两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讨论,广泛征求小区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大胆提出了由小区党建引领的“一核多元”的管理模式,向民主化、自主化管理加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转变。
在刚挂牌的芒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小区物业管理章程规范,工作人员职能明晰。该企业开发的微信“智达宜居”小程序受到居民的欢迎。“手机上安装了这个小程序后,可实现物业管理方便快捷的功能,比如物业报修,只需填写清楚地址和要报修的内容,点击发送即可。后台接收后将及时派人员处理。物业费、车位费都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完成缴费。”物业公司经理代明正在对居民演示该如何智能化操作。据介绍,这个小程序还增加了到访开门的功能,到访小区的外来人员不用纸质登记,只需主人输入来访人的信息,提交后将显示的二维码通过微信发送给客人,客人拿着二维码即可扫码进入,大大提升了居民们的安全性。
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着香花馨居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小区内超市、菜市场、卫生站、日照中心、智能化洗车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南北长约1公里左右,在这座“城”里,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便捷服务。社区居民杨林告诉记者:“手机上安装了物业小程序后,不出门就能办事,生活确实方便了很多。”
提供智慧服务 居民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55岁以下的男士居民、45岁以下的女士居民都可到社区参加免费就业培训,培训后颁发结业证书,可优先推荐就业。”从11月初开始,培训班已开班两次,每批次学习15天,已有12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教室正在上的是护理课。54岁的王勇听得很认真,不时拿笔做记录。作为年龄偏大的学员,王勇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的是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心肺复苏急救方法以及穴位的认识等,大家笔记都做得很好,每天晚上回去都要反复做题,还要进行实操练习,只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才能学以致用。”
而此时,另一边飘来食物的香气。厨师班的老师正在指导学员炸麻圆,大家互相点评,学习劲头十足。社区居民杨红军笑着告诉记者:“学会了煮饭,回家给家人煮点好吃的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原以为培训就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没想到,芒城社区培训班学习有教材,课后有练习,考试过关后才颁发结业证书,这是实打实的技能培训。
学以致用,用在哪里呢?原来,社区早已为学员们想到了,推荐他们到占地2000多亩的青城华美国际田园康养度假区工作。记者看到,紧邻小区的度假区正紧锣密鼓地装修中,预计明年5月,集健康医养、田园生活、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智能养老于一体的田园康养度假区将开业,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而早在2018年,该项目落地青城山,社区就与其签订了框架协议,度假区需优先吸纳本社区人员。未雨绸缪,如今社区已在为该度假区培养后备人才。
有了一技之长,居民不愁找不到工作。李格表示,上海静安区与芒城社区是结对单位,前不久,静安区某养老中心前来考察时表示,可以为养老护理结业人员提供实习机会。
在社区党建引领下,香花馨居居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采访期间,小区道路正在画线,为12月初即将进行的社治拉练做准备。李格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积极推动小区智能化建设,根据群众所需开设培训班,让社区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小区居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