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大熊猫公益文化,共建共享美丽家园,2020年12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行动——“大熊猫公益课堂”启动仪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举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融媒体中心、龙-虹局、青城山镇相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原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光明团结小学、顶新新建小学、永丰小学(原北街小学永丰校区)、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大观学校、七一聚源中学、青城小学八所学校师生代表近70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市教育局、中华大熊猫苑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龙-虹局、市融媒体中心支持,灌州小学校全程参与,旨在发动广大青少年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为助推我市“两个率先”建设贡献教育力量。此次活动的开展也标志着我市在推动大熊猫保护研究事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工作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马长俊 叶体平 本报记者 洪伟
灌州小学“熊猫课程”成果亮相启动仪式
为充分展示“大熊猫公益课堂”的魅力和课堂氛围,灌州小学师生们用鲜嫩的竹子和各年级同学创作的各种可爱熊猫画作把“大熊猫公益课堂”装扮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作为“熊猫课程”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熊猫的手工制作颇受孩子们喜欢。活动现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在课堂的一角,用黏土现场制作出大熊猫的各种表情包,各个惟妙惟肖,童趣十足。
活动开始,灌州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大家带来了精心编排的舞蹈《熊猫的摇篮》,这也是该校师生自主研发的“熊猫课程”艺术成果之一。近20名小朋友身着黑白熊猫服、涂上黑眼圈,他们化身为一只只可爱的大熊猫,或翻滚、或嬉戏、或爬行、或贪吃,将这首极具四川韵味的民间摇篮曲《熊猫的摇篮》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把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获得现场领导和嘉宾热烈的掌声。
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精心培育熊猫文化,努力打造大熊猫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大熊猫公益课堂”应运而生。启动“大熊猫公益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将通过公益课堂架起一座桥梁,让广大青少年、学校、社会共同守护熊猫家园、传播熊猫文化,希望“大熊猫公益课堂”的参与学校在“熊猫课程”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把“大熊猫公益课堂”办出特色、形成品牌。
活动现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苇萍为灌州小学授旗,鼓励都江堰市中小学生积极争做大熊猫科普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随后,灌州小学学生代表发出倡议:让我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可爱的朋友——大熊猫,给大熊猫一个美丽的家,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大熊猫文化志愿者活动中,一起了解学习大熊猫文化,弘扬大熊猫公益文化,让世界更了解大熊猫、更了解中国,推动大熊猫文化走向世界。
课堂示范推动普及“大熊猫公益课堂”
启动仪式后,学生们分成三组,分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辅导员的带领下,带着提前准备好不同的小组学习任务进入到熊猫基地,开始进行项目式的探究学习,他们将通过近距离亲近大熊猫,深入探究有关大熊猫的各种知识。
各组的孩子们以问题驱动,通过近距离观察、阅读宣传栏、采访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孩子们掌握了大熊猫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大熊猫的相关知识,还认识了不少明星大熊猫,了解了丰富的熊猫文化。在充分完成实地探究学习后,孩子们带着问题的答案兴高采烈地回到课堂,争先恐后、主动表达,为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分享发言,三个小组通力合作完成了一场完整且有深度的探究学习成果汇报。
灌州小学师生们通过短短40分钟一堂示范课,向大家展示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项目探究式的“熊猫课程”,让大家感受了“大熊猫公益课堂”的魅力。示范课结束后,灌州小学四年级学生高若晗告诉记者:“今天的熊猫课堂非常有意义,我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熊猫,还收获和掌握了各种熊猫知识,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个学生从小就要保护大熊猫、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共同美好的家园。”
灌州小学开展的项目式“熊猫课程”探索,也是在市教育局启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指导下,开展的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教育改革实践成果之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公益课堂”采用项目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不仅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而且学生能通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开展学习和探索,例如通过了解熊猫粪便经过洗选、蒸煮、高温消毒等环节提炼出植物纤维,可以“变废为宝”制作成生活用纸,让学生不仅了解了熊猫习性,还学会了大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相关的熊猫“黑科技”。
开展“大熊猫公益课堂”,是都江堰市继今年8月在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举办的“生态中国·熊猫e家”科普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暨云签约活动后的又一次重要的熊猫主题活动。灌州小学校长马长俊表示,作为中国大熊猫科普教育校园联盟成员单位和大熊猫公益课堂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灌州小学将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熊猫保护和科普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中小学生一起加入到大熊猫保护行列中,争做大熊猫文化推广的志愿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聚力深化 “五育并举”,持续开展“美丽的花朵”新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与青少年科普教育融会贯通到熊猫文化培育全过程,在前期8所学校试点开展“大熊猫公益课堂”的基础上,在全市各个学校内大力推广“大熊猫公益课堂”,探索科普公益与研学旅行的有机融合,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大熊猫了解都江堰、关注家乡都江堰、争做天府文化优秀传承人。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