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1/05/009008.html

等待处理…

村美 民富 产业兴

“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点击量:41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提起“乡村振兴”,在都江堰人的心里就是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大美画卷。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耕田园综合体试点,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品牌价值,“农”墨重彩绘就这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天马镇圣寿社区,去感受那里的村美、民富、产业兴。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讲质量树品牌 带动百姓富起来

进入冬月,位于圣寿社区10组的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内,11000余亩莲花白、棒菜幼苗已完成移栽,大棚内90%的苗床地空了出来。“趁着明年春季育苗开启前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大棚内的设施设备将开启全面维修。这也是为明年的育苗和大田生产做好准备。”社区居民李俊负责公司育苗管理,棚内肥水一体化设备的维护也是他的工作之一。在公司上班已两年多的他,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是满意。“现在离家近,过了公路就可以过来上班。然后,各方面待遇也不错。我家的地也租给了公司,还有一部分租金。这样算起来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在当地,像李俊这样加入都江堰市蔬菜种植协会的农户共有50多户。该协会正是由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蔬菜、水稻种植和土地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实行“公司+协会”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已吸纳圣寿社区及周边协会成员3000余户,总种植面积已达1.4万余亩,年产蔬菜4万余吨。“我们公司每年给农民地租就差不多要800多万元,他们还在蔬菜基地、大棚内上班,劳务收入这块差不多超过了650万元。”据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蒯世军介绍,今年,圣寿社区又有10余户农户加入了该协会,公司也加紧将育苗大棚扩大了40亩。“因为我们公司按照生产成本上浮20%作为协会成员的一个保底收益,所以越来越多人加入。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推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购种、育苗、移栽、收购一系列服务。”

深耕田园综合体试点,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在紧邻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李家林盘,由市农投公司实施的天府原乡“李家林盘”项目一期也于2020年9月完工。该项目按照“乡村会客厅”设计理念,以“林盘+田园+产业”建设功能定位,在林盘内布局接待、精品民宿、有机餐厅、田园会务、手作茶歇、农田体验、教育拓展等产业业态,形成了展示农耕文明和特色果蔬于一体的川西特色林盘院落。从2020年“十一”正式运营至今,李家林盘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尽享诗意田园生活之美。

改户厕建公厕 人居环境美起来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是让圣寿社区居民们的幸福感噌噌噌往上涨。“以前我们家是在猪圈边上搭的旱厕,味道大不说,苍蝇、蚊子还特别多。现在厕所革命给我们一改,就很干净、卫生了。”在圣寿社区11组居民贾益华家废弃猪圈旁,是她家今年享受专项补贴1100元后投工投劳建起的独立户厕。“院墙后面,改造后的三格化粪池我们都按标准密闭了的,它处理后的粪液可以直接入田,是高效的生态粪肥。”

作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今年圣寿社区完成了751户厕的整体改造,辖区内还新建、改建了5座公厕。在位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一侧,记者看到,一座新建的60平米的公厕不仅设置了男厕所、女厕所,还设置了单独一间残疾人卫生间。“除了抽水马桶、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外,我们还按照标准在马桶一侧安装了残疾人如厕报警器。平时,这个厕所是由专人负责管理的。”圣寿社区临时党委书记彭路春告诉记者,除了改户厕、建公厕,他们还创新厕污后期管护机制,发动居民自治方式探索出“农户+吸粪车+管网+种植合作社+就近还田+污水处理站(厂)”等后期管护模式,解决了农户挑粪难、粪污外溢等难题。“我们社区有一台吸粪车,定时会去收集、处理老百姓家化粪池的残渣,老百姓完全不用操心。可以说,这小厕所体现的是大变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聚焦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短板,我市以“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为核心载体,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项。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提升改建总任务30568户。“全市的20个社区被成功纳入了省级的厕所革命示范村,无害化普及率达到了90.85% 。厕所的粪污实现了无害化的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农建科工作人员曹丹说道。

乡村振兴加速跑 秀美画卷展开来

环境美推动产业旺,产业旺提升环境美。行走在圣寿社区的乡野田间,入眼的画卷里,是成片的高标准农田,是掩映在林盘中的高端民宿,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生态、生产、生活场景叠加融合,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而它正是我市乡村振兴画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都江堰猕猴桃”获评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1.84亿元。此外,我市还全面启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工作,已将全市240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33家规模市场经营主体纳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而依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本底,以良好的环境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我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川西林盘修复相结合,实施了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污水治理、户厕改造、绿道串联等基础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问花村、朱家湾、玫瑰花溪谷等7个AAA级林盘景区,水月社区王家院子1家AA级林盘景区;七里诗乡入选中央党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无论是深化城乡环境治理,还是加快城乡融合示范城市建设,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都找准定位,明晰“功能区+特色镇+林盘(产业社区)”的发展思路,将农业、商贸、文化、旅游、体育、康养集体打造,使其高度融合发展。一幅集农耕文明、绿色生态农业、灌区农耕文化、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画卷正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向新年坚守岗位的人致敬!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