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1/12/009018.html

等待处理…

厚植沃土 赋能发展

全力打造
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点击量:47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2020年8月,都江堰市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表彰为“2019年度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单位”;

在2020年全国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评选中,《都江堰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智慧便民》获评“全国区县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都江堰市发布营商环境新政26条 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都江堰市推进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权力改革打造规范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两篇调研文章在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简报》上刊发;

……

营商环境,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回望2020年,都江堰市聚焦市场主体需求,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着力“创新创业、政务效能、要素供给、便利程度、权益保护”五大关键环节,打造贸易投资便利、政策公开透明、政务服务规范、法治化体系完善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顶层设计强引领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营商环境工作,制定《都江堰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事规则》,建立起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出台《都江堰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两个率先”建设行动方案》《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10个配套文件》,印发《都江堰市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率先在全成都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促进工作举措不断深化优化,扫清问题障碍。

2020年,进一步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市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的“1+1+N”责任体系。出台了《都江堰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工作方案》《都江堰市2020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主要举措及责任分工》,围绕28个大项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233条举措,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从2.0版本向3.0版本跃升。

一系列举措,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政务服务提效能

“原来我们办店招设置许可证,要跑到市政务大厅去办理,现在在家门口就办好了,简直又快又方便。”2020年4月9日上午,“好爱吃”小吃店老板何先生在幸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领到了该街道全程受理、办理、出证的第一份“招牌设置许可证”,何先生对“就近办”的高效与方便连连称赞。

2020年,我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优化,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了服务“加速度”。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加强信息共享,优化政务流程,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全市1262项事项纳入“一窗通办”,“一窗通办”事项占比为97%。结合全市产业特点和群众高频办事需求,梳理汇总形成“我要开餐馆”“我要开饮品店”等103项主题服务事项,设立“主题式”服务窗口,提供“主题式服务”,使高频办事效率平均提速85%。结合全市疫情后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将81项涉及民生的行政许可事项和12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下沉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并先行在幸福街道试点。推动“政务E站通”自主服务终端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在产业功能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商场等地设置自助服务终端机20台,可实现办事指南就近查询、全流程网上申报及证照自主打印,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系列举措,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96%、“一次办”达100%、“零跑路”达96%、“马上办”达76.5%,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重点改革破难题

2020年,我市围绕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水电气、纳税等方面取得突破,重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提升成效明显。

“今天下午1点交的过户资料,不到3小时就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现在办证真的太方便了。”日前,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二手房交易的熊先生体验到“3小时办结,当日领证”的高效服务后颇为惊喜。

2020年,我市持续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零跑路”不见面审批;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化服务,减少资料要件30%以上,压缩排队等候时间50%以上;在成都市各区(市)县中率先开通二手房交易“3小时办结,当日领证”服务,真正实现了群众办证“仅跑一次路”。2020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建商品房“交房交证”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9月11日,首批试点项目“枫尚锦逸”104户购房业主在收房的同时领到了不动产权证,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消名称预先核准、银行开户许可等举措,对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等主要环节实行“精准计时”和费用减免,企业开办流程不断精简,时间不断压缩。申报材料从改革前20多份压缩至7份以内,全流程环节从7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再到1个环节;刻章费用从降价300元到首套印章免费,办理时限也从5个工作日到8小时办结,再到创造“2小时注册、3小时开业”的新速度。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建立重大项目行政审批会商机制,开通重大项目投资“生命周期”并联审批绿色通道,试行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制”和“容缺受理”。优化流程、压缩时间、精简材料,将全流程审批用时控制在20至90个工作日以内。

利企惠民激活力

2020年4月10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最大的单体建筑——水雪世界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你了,没有你和产业功能区帮助我们协调这么多事,不晓得现在是啥样子。”当天下午,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副经理赵家俊在见到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筹备组项目服务专员彭强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了解项目具体情况,时刻掌握现场动态,思考企业所需、所急,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推动项目建设。”这是彭强服务项目的一个心得体会,也是我市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难、帮企业所困,为企业营造更好的投资兴业环境。

2020年,我市启动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建立了一支约150人的“金牌服务生”队伍,在产业功能区构建起以“吹哨报到”为引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1000余次。企业吹哨功能区报到、功能区吹哨行业部门镇街报到,“吹哨报到”机制贯穿项目招引、签约、落地、运营全过程,有效助推和保障了产业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投运”。

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市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16条政策措施》,税务部门对辖区内疫情防控相关行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纳税人进行大数据筛选,主动对接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000多万元,惠及75户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落实水、电、气优惠政策,从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全年水、电、气优惠及补贴金额达4256万元。

每月一期的“企业茶叙时”主题沙龙活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畅通线上线下交流渠道,倾听企业建议和诉求,引导企业植根做强,疏导企业问题解决,构建更“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截至目前,受理企业意见、建议、诉求108条,企业回访满意率达92.3%。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更是城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

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评价和企业感受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便利度和满意度持续改善,全市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绿地、普罗中国、力宝集团等一批国内国际500强企业纷纷落地都江堰市,2020年全市新签约引进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362.47亿元。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座有着“三遗”之城美誉的旅游城市,以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聚势赋能,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助推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家化生态旅游城市,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本报记者 梁恩茜)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