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1月18日,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1年度工作。
会议要求,要优化调整功能区空间规划,明确核心起步区、协同发展区、延伸拓展区范围。要着力项目招引促建,按照梯度推进、滚动签约、批次履约的工作节奏,实行招引促建挂图作战,推动兴城投熊猫主题文旅综合体等一批项目签订正式协议,世茂青城旅游度假生态小镇等一批项目供地,青城溪村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融创秀场”等一批项目加快投运,全面推进中国十九冶集团都江堰市公共配套和产业功能区基础配套工程建设。要突出文旅融合成势,瞄准补齐文创旅游特色企业及商品缺链短板,依托成都融创文旅城、专业楼宇等载体,打造集研发转发、场景展示等功能的文旅融合“全链条”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文旅商品研发转化交易平台,着重招引和培育文创旅游类龙头企业、研发设计团队,主攻文创商品研发和主题IP创新孵化。配套构建“三生融合”场景展示平台,以文化娱乐和运动娱乐新型产业社区为牵引,优化提升融创文旅城“六大业态”。配套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行政办公、政务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服务空间。要强化基础支撑保障,建强党建组织体系,继续深化“管委会+国有企业+专业企业”运营机制,积极探索推行产业功能区以项目为单元的开发运营模式。
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蒲阳街道)
1月15日,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蒲阳街道)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并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详细安排部署。功能区(蒲阳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各社区党组书记等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和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的重大意义,聚焦“十四五”新开局,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准确把握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推进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大力实施“城市宜居品质、产业竞争优势、融合创新赋能”三大提升行动,推动产业新城起势、成形,努力建设国内领先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工旅融合示范区和“两个率先”先行区。
通过学习,大家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蒲阳街道石瓮社区党总支书记向阳表示:“我会把全会精神和相关政策带回社区,传播给每一位党员和群众,并带领大家利用好社区独特的气候、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集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休闲观光、康养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打出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旅游名片,提升社区产业多样化和群众综合收入。”
市委外事办
1月14日,市委外事办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并对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用全会精神指导下一步外事工作开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助力我市“两个率先”建设。要以“五外 ”融合助推产业合作,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整合全市涉外力量,推进外事外资外经外贸外宣“五外”联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争取外交部、省市外办资源,不断深化与国际友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持续开展“让世界了解都江堰”特色旅游推介。要做实对日交流项目合作,全力深化对日合作外向经济发展,统筹对日合作资源,促进对日开放合作,加强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欧力士集团等日本在华机构、日资企业的联系,积极参加成都市对日开放合作推介活动。要用好国际组织平台资源,做好世界历史都市联盟2022年第18届全球大会国际会议申办工作;用好已加入国际组织平台,积极参与城市互宣项目,进一步提高国际知名度。要巧用国际赛事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借助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国际重大赛事活动的机会,提升我市机关干部及市民的外语口语能力,夯实城市宣传软实力,为城市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成都市都江堰生态环境局
1月18日,成都市都江堰生态环境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事宜。
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严明的纪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成为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践行“两山”理论新典范,为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提供更强大的生态环境支撑。要高质量完成《都江堰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进一步明晰未来五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重大项目,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工作良好开局。要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按照《都江堰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规划(2020-2025)》,对标6个方面32项创建指标,逐条明确对标措施和时间节点,力争2021年底前创建成功。要进一步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全面实施全流域河流监管项目,建立完善全流域河流水质预警监测、视频监控、电子围栏、应急防控网络,全面提升水源保护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快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摸清我市生态产品本底,为推进我市生态价值转换打好基础。
市公安局
1月18日,市公安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任务,切实将全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全会提出的“十一项起步工程”,以更高质量的公安工作助力都江堰市创造新的辉煌。要牢固树立“重点项目开展到那里,公安服务保障工作就跟进到那里”的理念。紧盯全市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形成“公安先动、主动服务”的工作格局,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深化“一站式”服务,加快出台服务群众的便利政策措施,为“两个率先”吸引更多人才落户。深化旅游警察机制建设,让“旅游警察”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上加力,构建公园城市绿色活力交通。深入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坚持发布“平安指数”,持之以恒打造规范执法品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盗抢骗等“民生小案”,深入开展“铁腕治毒”,以争创“无电诈校园”“无电诈社区”为抓手,坚决压降电诈发案。牢牢把握“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扎实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推动“三项体检”,着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过硬公安铁军。
市农业农村局
1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召开专题会,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学懂弄通指导有序行动,用振奋精神推动轻装上阵,在农业农村系统广泛凝聚起“用五年重回郊区新城榜首”的信心,坚定打胜攻坚战的决心。
下一步工作中,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十四五”八大战略、“十一项起步工程”,以及建设成都旅游消费中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深思考,逐一细化阶段小目标和工作举措,精准谋划农业农村干什么、怎么干;坚持开拓创新添动能,持续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启动农业冻库、农产品加工设备、民宿等经营性实物资产所有权确权颁证试点,努力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创建为全国农村改革先行区标杆,确保干在实处出成效。
市民政局
1月13日,市民政局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强调,要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深入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扎实推进社工站(点)建设,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探索“社工+”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养老服务融合创新发展。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玉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多元参与养老服务,升级改造社区养老院2个。积极开展社区养老顾问试点工作,力争每个街道至少设立1处社区养老顾问点,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能。统筹社会救助政策,优化重组救助项目,构建综合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梯次综合救助格局。建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比对中心,探索低收入群众分层分类认定标准,解决救助内容交叉与疏漏的问题,防止“漏保”“重保”。
市发改局
市发改局于1月13日召开党组(扩大)会议、1月18日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新发展理念背景下都江堰市新发展阶段特征及新发展格局需求,深入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高质量编制全市“十四五”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成都市规划,为“十四五”发展夯实项目支撑;要高水平推进重点领域建设创新。以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为牵引,牵头推进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聚产成势。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为抓手,协调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率先建成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要高效率增强经济势能。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项目招引促建,强化服务保障,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1月18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夯实城市服务功能基础。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环卫工人休息房、生活垃圾收集房以及城市道路病害井盖治理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坚持做好城管系统“5+1”工作,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加快推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建生活垃圾压缩站等项目落地见效,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会议强调要夯实城市环境治理基础。“零容忍”纵深推进违建治理,持续深入推进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以源头监管与路面治理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道路扬尘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抓好生活垃圾分类、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以及城郊结合部连片整治项目,助力环境改善和文明提升。
会议强调要夯实城市精细管理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对环卫、市政、绿化以及街灯等作业公司日常监督考核,不断提升精细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城管+执法”模式,大力实施全域增花添彩,强化照明景观日常维护,美化“城市家具”,全力做好重大节假日及保障活动城市氛围营造工作。
会议强调要夯实城市执法队伍基础。以“党建+综合执法”为引领,持续推进规范化中队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聚焦干部队伍“四种能力”培养提升,通过业务培训、实岗轮训等,全面提升我市城管执法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树立综合执法新形象。
(本报记者 邓洁 曾莉 刘晓 缪英 贾晓明 王蓓蒂 乐盈巧 宋正刚 黄代凤 韩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