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2/02/009157.html

等待处理…

持续发力不松劲 守正创新成效显

——都江堰市2020“扫黄打非”工作纪实

点击量:98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四川省、成都市“扫黄打非” 进基层工作要求,严厉打击涉黄涉非出版传播活动,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空间,拓展宣教载体,扎实深入、务实创新地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切实维护了全市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2020年,我市没收境外非法出版物、音像光碟150余份,清缴包含宣扬自杀的少儿出版物55册,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9起。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灌口街道办事处成功创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网格;奎光街道滨河社区等10个社区成功创建成都市“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示范点。

通讯员 叶亮 文/贾旋

聚焦基层主战场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扫黄打非”肩负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职责。2020年,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央、省、成都市统一部署,以2020“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专项行动为平台的“扫黄打非·正道”和“扫黄打非·新风”集中行动,持续开展“扫黄打非珠峰工程”联防协作三年行动,一年工作卓有成效。

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场所方面,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出版物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清查各类非法出版印刷传播活动,发现并没收查处的各类境外非法出版物、音像光碟;组织开展集中清缴活动,整治中小学校周边出版物销售场所、网络售书平台、出版物集中销售场所、游商地摊等,依法查缴含有宣扬自杀、教唆犯罪、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的少儿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各类非法出版物;持续开展网络生态环境巡查和违禁歌曲、娱乐场所KTV涉藏违禁歌曲集中整治,现场发现部分歌厅违禁歌曲目录,并当场责令停播删除和整改。

在联合执法方面,陆续开展了多轮集中检查、专项检查。近年来,先后开展联合执法3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0000余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及网络等文化经营单位200家次、游商地摊210余次、宗教寺庙29家、道教学院1家,取缔无证无照音像制品销售点4家,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9起。

在提升“扫黄打非”宣传力度和广度方面,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宣传。2020年来,先后开展各类“扫黄打非”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扫黄打非”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标语1000余张,“绿书签”50000余张,进一步拓展了“扫黄打非”宣传广度和深度。

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代明表示,今年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坚持系统治理 推进工作进基层进景区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事关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事关城市的整体形象。我市坚持系统治理,将谋长远与抓当下相结合,将点面整治相结合,通过优化基层治理网络、动员全民参与,形成整体联动,协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进景区“一盘棋”工作格局。2020年12月底,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四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及示范标兵入选名单,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榜上有名,成为四川省最终成功入围的3家单位之一。

据了解,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建立起2个“扫黄打非”工作站、6个宣传点、20个网格、1支300余人志愿服务队进行区域化管理,做到有人员力量、有办公地点、有经费保障、有举报电话、有宣传专栏、有工作台账。成立“都江堰景区商家自治联合会”,实现从景区管理到景区自治、商家自治的转型。在四川省率先组建旅游警察、旅游专业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生态检察,开展各类“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联合执法检查,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同时,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扫黄打非”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格化、应急处置响应、“扫黄打非”工作数字宣传和大数据支持,极大提高了“扫黄打非”工作实效性。

市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管理局局长高尚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智慧景区建设,融入了景区特色优势,此次获评‘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今后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

“扫黄打非”工作要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就必须在基层一线下足功夫。我市将基层社区作为“扫黄打非”工作主战场,不断深化“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推动了“扫黄打非”工作迈上新台阶。2018年,银杏街道壹街社区被评为四川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壹街社区作为一个常驻人口不到7000人的社区,如何将“扫黄打非”开展得“有声有色”呢?答案就是: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当中。

壹街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依托现有“网格化”管理机制,运用新媒体、社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平台扩大“扫黄打非”工作宣传范围。在各项惠民活动和文艺演出中穿插“扫黄打非”知识问答、有奖问答等内容。在社区LED大型显示屏长时间播放“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知识。在14个院落开展宣传“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坝坝会,现场咨询、解答和普及“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常识和非法出版物的鉴别知识,解决群众咨询问题。研究制定“扫黄打非”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制作、销售、储运“邪教”类出版物、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出版物等违法行为的人员,经查实并收缴后,给予举报人物质奖励。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2021年春运启幕 我市多举措筑牢春运疫情防线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