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2/05/009174.html

等待处理…

走不完的“乡村路”

——“泥腿子专家”邓蓉教授的“读村”情怀

点击量:58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本报记者 洪伟 文/图

2021年1月10日,都江堰市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来自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的邓蓉教授荣获都江堰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称号,身披大红绶带的邓蓉从市委书记李云手中接过奖杯,接受了属于“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邓蓉始终饱含对“三农”工作的深厚情感,走村串户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丰硕成果为相关部门提供精准决策咨询,把课题组的一手经验运用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答疑解惑,以基层党校专业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默默诠释了一个“泥腿子专家”的“读村”情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扎根基层

专注田野勤耕耘 村政研究结硕果

从2003年开始邓蓉就全程介入和见证了成都市近二十年的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等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初步形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有专项调研特色的研究团队。邓蓉带领研究团队充分利用与其零距离优势,专项调查研究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的新动态、新趋势,“乡村数据”智库建设初显成效。

五年来,研究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走村入户等方式已形成了“万村调查”“百镇调研”“土地改革”“专题跟踪”等四个板块近68000份一手数据,建立了“乡村党建与乡村治理”“农村公共服务与文化建设”“产权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与产业发展”等四大调研库。“泥腿子专家”就是凭借充满“泥土的芬芳”的调研成果,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最真实的一手资料、最权威的信息资源、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乡村治理有难题找邓蓉教授课题组”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共识。江西省余江县是中央“三块地”改革宅基地试点县,遇到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余江县相关部门费尽周折找到邓蓉教授,2015年7月邓蓉教授课题组到余江县,余江县已进入盛夏高温时段,课题组跑了5个乡镇、9个村,在国土局、乡镇开了6场交流讨论会,给116个行政村300余名两委干部上了课,为余江县成为中央改革先进试点县奠定了基础。2018年11月11日在第六届村政论坛上,邓蓉教授代表成都村政学院课题组发布了两大“秘密武器”:数据库发布——公布五年来数据库部分数据信息;案例库发布——介绍五年来解决农村基层实际问题的部分案例,在学界与农村基层都反响热烈。

近年来,邓蓉教授与课题组在打造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建设中,主动承担重大调研课题,使党校科研在地方党委、政府重大的决策形成前就提前介入,成效显著、成果丰厚。累计公开在各类刊物发表《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困惑与对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村级治理结构建设初探》《征地制度改革对县域财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西部某试点县实证调查为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重塑研究》等论文、调研报告120余篇。多项重要成果先后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及中组部农村党员培训优秀网络课程、国家行政学院干部教育网络课程。

服务三农

传播党的先进文化 解决乡村实际问题

“过去我们掌握农村工作政策信息零散,比如:合作社有哪些政策倾斜,土地流转能否得到银行支持等都不明确,在工作中有点盲目。”大邑县王泗镇尚河村支部书记康德刚在成都村政学院学员论坛发言中说:“到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培训,通过邓老师的特别细致讲解,我对中央、省、成都市关于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邓蓉教授及团队充分利用党校+专业培训平台,建立信息对称机制,把传递党的声音、解读方针政策不仅作为主要培训任务,更重要的是视为责任担当,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中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同时以“解惑答疑”为主要咨询方式,化解了深化农村改革中的矛盾,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锦江区江家堰社区原党委书记林云华在回忆起邓蓉教授帮助其利用政策化解纠纷也是颇为感激。在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培训期间,林云华所在社区发生了群访事件,社区原村改居农民在土地综合整治安置中因集体资产股份分割问题与甲方企业发生纠纷,涉及到法规政策适用性问题。林云华很着急,晚上打电话给邓蓉教授课题组,上了一天课刚到家门口的邓蓉,又打的返回学校,就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3个小时的解答与沟通,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最后,林云华不仅妥善处理好了这起群访事件,还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德阳市中江县优秀村(社区)干部培训班在都江堰培训期间,与成都市委组织部调训的学员开展了一次学员论坛,邓蓉从专业的角度引导问题导向交流,两地村干部感慨收获很大。中江县合兴乡渠弯村党支部书记胡永祥说:“农村工作非常实际具体,遇到的问题觉得很复杂,不知道怎么办,结果在另外一个村早已解决,但我们没有机会了解。所以通过专业引导,与其他地方的村(社区)干部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解决实际问题。” 邓蓉教授利用成都村政学院的交流、探讨、共商平台,为最基层党员干部解决了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记者手记

邓蓉,一个有“读村”情怀的党校教授,在一条走不完的乡村之路上铿锵前行,在她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民、愿意为农村做实事的各路“英雄豪杰”。他们都是党校人的缩影,他们以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读村”行动,诠释了党校人的爱岗敬业和对党员培训事业的创新追求。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实操+实战 我市全面启动防火培训演练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