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1月下旬,市卫健局爱卫办发布了“巩固爱卫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主题活动方案,部署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旨在积极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理念、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意识和习惯,将疫情防控经验转化为日常自觉行动,促进爱国卫生运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青城山镇农村社区积极行动起来,家家户户做好自家卫生,社区统一对重点场域进行消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用无数个卫生健康“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大防线”。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
迎春节 家家户户齐动手
1月28日上午,青城山镇东义社区赵家院子赵茂、杨玉雪等几位村民早早忙碌起来,扫尘、清扫院子里的落叶、给门前健身器材“擦把脸”……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树枝、落叶可以转化为土地的肥料,而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则由专职保洁阿姨推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收取,早晚各一次,再送到村里的垃圾站。经过一上午的忙活,赵家院子道路整洁、院子敞亮,冬日的阳光照射进林盘院落,居民们有说有笑,一幅幸福恬静的乡村图画呈现在眼前。杨玉雪告诉记者:“我们院子门前都是自己打扫,疫情期间社区定期组织消毒,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谁不愿意看到自家周围都干干净净的呢?我们打整好了好开开心心过大年。”
记者看到,在赵家院子的道路旁、竹林里,每隔一段都插着一块花型的牌子,上面写着“卫生关系你我他,文明生活靠大家”“环境卫生人人有份,舒适宜居家家受益”等字样。在大院集中区的墙上还张贴着院落自治管理公示栏,开展农村散居院落治理要做些什么,院落基本情况介绍,院落管委会成员、巡逻队员等都一一进行了公示,且对文明卫生户进行打分评比,在村民中自觉形成监督正气。
根据市爱卫办发布的“巩固爱卫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动员组织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公共场所、旅游景区、商家店铺等全社会各级各类单位,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整治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针对市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卫生健康知识匮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我知晓、清洁环境我参与”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我市整体卫生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重整治 消毒杀菌正当时
在青城山镇沿江社区,社区消杀人员张怀昌穿上防护服、身背喷雾机,对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垃圾集中回收点、小区院落公共区域以及养10只鸡以上农户家中等重点场域进行统一消杀,目前这样的工作呈常态化,隔天消杀一次。他将每次的工作场景都拍成图片,集中发送到青城山镇政府城管办微信群,以方便统筹监督管理。
“以前我们这里夏天有蚊虫。现在,大家一起开展整治环境,消灭蚊虫,地方干净了,虫子也就少了,真好!”在蓝光青城河谷度假区居住的钱女士如是说,“爱国卫生的老传统我们可不能丢,要继续大力发扬才是。”
青城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罗强表示,青城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巩固爱卫小环境、筑牢疫情大防线”工作,及时召集26个社区“两委”干部开专题会议作安排部署。要求各院落社区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同时每周对各社区的打扫情况进行排名,对于主要干道也响应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进行整治。目前来看,整治效果比较明显,道路清爽,院落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动员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当中,大家都行动起来,共同爱护家园环境,共同迎来一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环境,安全祥和过春节。”罗强如是说。
广宣传 科普覆盖每一处
家住成都的邓女士每天从成都乘坐快铁到都江堰上班。在快铁上,她不看手机,而是看车载移动电视。“防疫三件套,坚持五还要,疫情科普太重要了。就像专家说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件无形的防护服。”她笑着说。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紧密结合冬季新冠疫情防控难点和春节即将来临的特点,该局以“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勤打扫”等疫情防控知识为重点,在客运站、公交站、快铁站、公园广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充分利用各类LED显示屏、健康教育宣传栏以及宣传折页,结合机关党员固定党日活动,以帮扶、慰问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返乡人员对爱国卫生和疫情防控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持续引导公众增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意识。
下一步,市卫健局将进一步通过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讲好爱国卫生运动的故事,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真正形成文明城市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受益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