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3/09/009314.html

等待处理…

初心守望 “医”路无悔

——基层医生李华30年如一日
为群众生命护航

点击量:120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医者仁心,唯爱与责。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她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次次的健康评估、一次次的健康指导和防护指导,在不离不弃的健康随访里砥砺奋进;在以预防为主、带动群众做好卫生防病的健康路上,一袭白衣,守望初心,无论春秋寒暑、路途远近,群众发出需求,她便使命必达;在把志愿精神融入卫生健康工作中,她率先垂范,关心关爱孤寡、残疾、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为他们送医、送药、送健康,让卫健力量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充分彰显……

她就是李华,聚源镇卫生院党员医生。

李华,用30年的职业生涯诠释了什么是“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她是孩子们口中的“李姑婆”,是群众心中的“李大姐”,是那个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用仁心演绎深耕杏林的“李医生”。虽已年过50,但她依旧坚守在防病治病第一线,在危难中逆行,在逆境中坚守,在岗位上尽己所能,用仁爱和坚守践行医者初心。

初心不改 从医无悔

“当一名医生是我儿时的梦想,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为群众解除痛苦是我这么多年的信念。”说起当医生的初心,李华眼中闪耀着那份坚持。从医30年,李华的足迹遍及聚源镇各个社区(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村道,群众的病痛是他最牵挂的,群众的健康是她最关心的。

“冯大哥,你腿脚不方便,我们把药给你送来了,你一定要按时服用。”家住聚源镇泉水社区5组的冯某,因患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需要坚持规律服药,但因其左膝关节结核造成下肢行动不便,李华就主动长期上门为其送医送药,开展随访服务和用药指导。“李医生,太感谢了。我腿脚不便,又不识字,要不是你,去成都看病,我连‘火门’都摸不到。”话语间,这位不善言辞的冯大哥有些哽咽了。记不清在送医送药路上来回了多少趟,记不清在为冯大哥预约转诊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路上往返了多少次,记不清开着私家车免费送艾滋病病人到上级医院检查复诊多少回。李华,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到了心坎上,把医者仁心做到了极致。

行医,是技能的锤炼,也是一场人生修行。“做医生,一定要有责任心、有耐心、有爱心。”李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93年,李华从阿坝州金川县来到都江堰市,在聚源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一干就是28年。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医生这门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实干,那就必须竭尽所能。对职业的敬重、对生命的敬畏,解决群众健康问题是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李华正是凭着这份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对患者的真情实意一路走来。

公卫之花 最美绽放

聚源镇卫生院成立了5个家庭医生团队,面对11个社区(村)、5个幼儿园和6所学校,李华和同事们把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常挂心间。提高群众健康素养、解决群众健康问题、宣传国家惠民政策、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李华和同事们就是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为城市筑起公共安全屏障,疫情分析、信息报送、标本送检、流调摸排……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熊大爷,头还晕吗?”“今天血压有点偏高,休息一下再量一次看看。”“按时吃药,记得有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杨大姐,空腹检查的项目已经做完了,可以去吃早饭了。”采访当天是聚源镇泉水社区居民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日子,李华忙碌了一上午却顾不上喝口水。

时针指向下午2点30分,李华又该带队出发去聚源镇幼儿园了。“宝贝们,下午好。李姑婆来看你们了。记得要勤洗手、多喝水,不要吃生冷食物哦。”李华介绍,到了春季,幼儿园、学校日常重点工作应该放在防控传染病方面。腹泻、流感都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洁净饮食、环境适当消毒、健康教育等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健康体检、健康宣教,工作结束已经是下午5点过,略显疲惫的她依旧不忘给孩子们挥手再见。

抗击疫情 党员先行

庚子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写了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李华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投入到抗疫战斗中。从重点人群追踪检测到入户采样,从交通检疫到联防联控,从数据分析到材料归档,“白+黑”“5+2”就是她的工作常态。

“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防控,又有28年的防疫工作经验,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义不容辞。”李华不畏疫情传播的风险,早出晚归,走家串户,全力做好排查出的207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监测工作。还记得2020年春节大年初四,寒风刺骨、冬雨飘零,天刚蒙蒙亮,李华又要出门了。“路上小心点,你自己安全了,大家才安全。”出门前,母亲刘瑞华一边递给她手套,一边不放心地交代着。当天她要为三坝社区18户居家医学观察者测量体温、检查身体。“李医生,谢谢你了,这天寒地冻的,辛苦你了。”李华说:“职责所在,我们一起加油。你要注意休息,谢谢配合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聚源镇金鸡社区的村道上,从晨曦微露的清晨到寒风扑面的日暮,从天边晚霞悄然落下到远方朝霞冉冉升起,从阵阵寒风刺骨到滴滴冰雨淋湿白衣,她那铿锵前行的身影从未停歇。她带领团队每天坚持上下午两次去各社区排查出的207户返乡人员家中监测,守护着全镇居民的生命安全。

拼命三郎 以院为家

“2019年,李华老师的家人过世,也仅休假2天。她心系群众,实干巧干,不求回报,长期加班加点,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一人承担了多人的工作量,牵头开展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艾滋病管理等工作,在每年的全市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当中,均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聚源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程建兵感慨万千。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华除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和传授给年轻医生。她带头学习《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法》,每一份文件要求、每一次会议精神,她都认真嚼透,深刻领会;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报表,她都再三查证追踪。在同事的眼中口中,她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以院为家,节假日总能在医院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医者之初心,是救死扶伤之仁心,是精益求精之匠心,是不断前进之恒心。在群众眼里,李华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她凭借贴心的服务和娴熟的技术,让患者和群众收获健康与温暖,用一颗仁心和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换来了群众的信任和厚爱。“情系患者服务一流 医德高尚仁心仁术”“李老师,你们做的工作真是一项暖心为民的伟大工程”,一面面锦旗和一封封表扬信就是对李华的敬意表达。

30年如一日坚守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第一线,她把青春和赤诚奉献给了患者、奉献给了群众,奉献给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青山绿水间,李华那坚定的眼神、铿锵的步伐汇聚成健康路上的最美画卷。(通讯员 陈小玲 文/刘先利 图)

上一条:省玫瑰书香读书会走进我市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