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市,活跃着这样一群政协委员,他们深入基层,察民情、汇民愿;他们深入实践,建诤言、献良策。他们为民生福祉代言,为城市发展献策,助推都江堰市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10日至12日召开。本期,我们一起走近李祝辉、杨斌、张建、王小琴、刘军5位政协委员,来了解一下他们背后的故事。
李祝辉:
兢兢业业 积极为民解难题
李祝辉,都江堰市政协委员、北京德恒(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近年来,除了做好本职律师工作,他还利用专业优势,用心用情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用法律之光为群众点亮温暖。
“请坐,你们想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呢?”3月3日,在李祝辉的法律咨询室,他热情地接待前来法律咨询的人们。李祝辉工作繁忙,像这样的法律咨询,他每个月大概都要接待百例左右。在他的咨询室里,还摆放了不少奖项:政协第十五届都江堰市委员会优秀委员、四川省优秀律师、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民盟成都市委员会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在他看来,一份份奖状既是激励,也是督促。
2020年疫情期间,李祝辉发现,部分群众因为对疫情的过度恐惧恐慌,又缺乏相关法律知识,采取了过激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不予以纠正甚至有可能触犯刑事法律,构成犯罪。他运用专业知识,整理文章《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时,当心触犯的30个罪名》,在个人公众号进行了推送。同时,协助所在社区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专项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正确采取防控行为,避免触犯法律。期间,他还积极撰写并向市政协报送了《关于依法查处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建议》《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应急征用物资的建议》等8条社情民意,市政协及时转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对此,李祝辉说:“越是非常时期,越需要我们坚持依法防控,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面向群众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深入、有效。”
从业22年,李祝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进行100余场公益讲座。在担任政协委员的15年时间,发挥律师与委员双重职能,从法律出发,为群众发声,撰写提案60余件,社情民意100余条。他说:“要时刻牢记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尽职尽责,主动建言献策,履行好执业律师与政协委员的双重职责。2021年,我将持续关注民生难点问题,为弱势和困难群体排忧解难。”
杨斌:
坚守医者初心 不负白衣使命
他将群众的健康挂在心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他立足本职,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政议政,用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情怀与担当。他就是都江堰市政协委员、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
3月3日下午,杨斌正在查房,对第二天需要做手术的病人进行检查和提醒。杨斌作为人才引进到都江堰市已有8年时间,他回忆到,从前,医院底子薄,人才匮乏,妇产科水平相比周边医院相对落后。于是,杨斌便从技术入手,从微创手术入手,勤心钻研,培养了现在的医生团队,解决了部分市民就医难的问题。作为我市产科急救专家组长,除了积极参与各产科医院急救工作外,他还带队参加成都市产科急救比赛,两次获奖,被评为都江堰市第七批拔尖人才。此外,参与筹备并组织参加了聚源院坝门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医疗专家服务,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2020年新春,在人们都纷纷赶回家团圆的时候,一批批医务人员勇敢逆行,奔赴抗疫一线,杨斌便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放弃与家人团聚,持续坚守岗位。“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医生,后退是不应该的。”杨斌说。如今回想当时的忙碌、紧张和危险,很多具体的场景杨斌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自己和同事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还有接不完的紧急电话,“当时确实有点惊心动魄,但能为全市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量,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担任委员期间,他立足专业岗位,收集民意,倾听患者心声,不断调查研究,撰写高质量政协提案,做好人民的传声筒、带信人,在公共卫生领域寻找建言的思路。他表示,作为医生要心系患者,作为政协委员要心系民生,无论是医生还是政协委员都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要履好职、服好务。“我非常关注都江堰民生事业发展,尤其是卫生事业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会积极参与调研,撰写相关提案和社情民意,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杨斌说。
张建:
热心公益 尽职尽责谋发展
3月4日,记者见到都江堰市政协委员、都江堰市鼎森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时,他正在认真地整理完善提案。这几天,他格外忙碌,要把前期调研的成果再细细梳理一遍,形成《关于增加自流灌溉遗产体验点的建设》提案,带到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上。
日常生活中,除了负责公司的大小事情,作为市扶贫协会会长,张建还长期带领协会致力于助学助残、扶贫帮困等志愿公益活动。截至目前,组织实施扶贫公益及志愿活动60余次,累计募集爱心善款500余万元。在公益的道路上,他获得了都江堰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扶贫公益先进个人、年度公益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在荣誉面前,张建既自豪,同时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他说道:“我希望能一直行走在扶贫公益的路上,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疫情期间,他组织协调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筹集爱心款23.8159万元。带领公司员工和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在百伦广场、聚源镇人桥社区监测点和居民小区发放宣传资料,协助社区为居民测量体温和劝导工作,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份、口罩1000余个。组织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并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发放到他们手中。在做好企业自救自产的同时,他也积极带动其他企业复工复产。张建谦虚地说:“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该做的!”
在政协委员岗位上,张建积极秉承民营企业家和政协委员应有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他说:“写政协提案既要考察了解,还需事实来支撑,我将恪尽职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都江堰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王小琴:
不忘初心 为民发声担使命
十余年时间,市政协委员、都江堰市茶溪谷家庭农场总经理王小琴深入田间地头,围绕都江堰市农村、农业、乡村振兴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传达基层心声,为我市乡村发展献智出力。
3月4日,茶溪谷家庭农场内,王小琴正在与工作人员一同整理需要栽种的金银花,拆除固定的绑带、修剪、检查……一系列动作看起来十分熟练。在采访中得知,从小生长在茶山的她,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2008年,她第一次来到都江堰市,就被这里良好的生态、厚重的人文、独特的山水深深地吸引住了,再加上都江堰市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激发了她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激情。通过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王小琴将荒山荒滩打造成为农商文旅融合的茶海青山,助力乡村振兴。对此,王小琴向记者介绍到:“我的目标就是利用山、水、道、茶等元素,将丰富的茶叶、林盘、山水等资源有机融合,构建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元共生的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如今,茶溪谷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最美茶旅目的地”,成都市首批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等数十项殊荣。
助力乡村振兴之余,王小琴还用阳光行动践行公益,用爱心关注扶贫,多次为本地贫困村民,康定市、凉山州昭觉县等贫困人员、留守儿童捐资捐物、送温暖、帮发展,进一步展现了一位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她先后荣获“全国最美林业故事人物”“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成都市劳动模范”等殊荣。
2016年,王小琴当选为都江堰市政协委员。她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回首履职5年,是充实的、幸福的、成长的,更是难忘的,涉及产业发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多个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她也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政协委员。王小琴告诉记者,今年,她将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女性就业和创业、研学旅行等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听取民情民意,“我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更大的热忱、更饱满的激情履职尽责,让提案更有分量,发出更多政协好声音。”
刘军:
情系都江堰 让文旅发展更有活力
3月4日,记者来到成都融创文旅城中央办公大楼,在人群中,看到了忙碌的都江堰市政协委员、成都融创文旅城总经理刘军,在稍事休息时,才与记者交谈。
多年来,刘军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彰显“文旅人”的情怀。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综合体开发等工作,2012年起,进入到文化旅游产业,辗转天津、北京、海南等地的多个文旅产业项目,取得突出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2018年,刘军担任成都融创文旅城总经理,主持开发建设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为什么选择在都江堰建设文旅城?刘军回答到:“因为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三遗’城市。”据刘军介绍,在项目策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紧紧与都江堰乃至整个四川的文化密切结合,通过提升文化内涵,融合创新元素,增加互动体验,同时加大人文资源挖掘和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秉持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各个环节做到了精益求精。
经过2年时间,成都融创文旅城顺利开业,成为了游客来到都江堰的新晋打卡地。数据显示,开业至今共接待游客690万人次,酒店接待客人超过6.5万人次,雪世界入园人次超过60万,提供了数千个就业机会。成都融创文旅城极大地丰富了都江堰的旅游内容,成为都江堰市继青城山景区、都江堰景区之外的文化旅游第三极。他认为,文旅城的目标不仅是让更多的人来都江堰,爱上都江堰,停留在都江堰,更是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工作中,他还秉承着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责任和担当。今年,他重点关注的是都江堰旅游业提档升级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就要做到将旅游业水平整体提高一个档次,在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上要提高素质和效率,增加本地旅游消费,实现都江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就要牢记政协委员的使命,坚持深入一线收集社情民意,加强调查研究,让都江堰的文旅发展更有活力,为都江堰的文旅产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