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3/16/009340.html

等待处理…

协商凝聚共识
奋进开启新篇

——会议期间政协委员积极为实现
我市未来发展美好蓝图献计献策

点击量:52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聚集

如何高质量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如何提升公园城市功能品质?如何提振旅游消费?……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3月11日,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推开每一扇分组讨论会议室的门,扑面而来的是讨论热烈的氛围。建睿智真言,共襄城市发展大计;献务实之策,齐画振兴美好蓝图。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实现都江堰市未来发展美好蓝图和目标任务献计献策。

聚集幸福美好生活提升

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进入新时代、把握新特征、满足新需求,充分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勾勒出都江堰市的幸福美好生活图景。

市政协委员、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周霞认为,市委发布的《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实施方案》在城市建设领域中首提“全龄友好包容”这一全新理念,是对“城市对人友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再提升,将推动都江堰市加快实现彰显人文关怀、全民共享福祉的现代城市文明新样板,对此,她提出了《关于以统筹融合为核心推进全龄友好包容城市建设的建议》。她建议,通过以高效兼容共享为导向,推动服务全龄与全龄参与,建立促进包容的长效手段,倡导全龄关爱代际交融等方式,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形成完备的城市全龄生活圈,以全龄社区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城市更新。

近年来,都江堰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本地优势资源,努力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做文章,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有效带动了群众收入的稳步增加。其中,就业在带动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政协委员、市人社局机关党委书记周勇表示,都江堰市人社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增加居民收入:一是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深入实施就业帮扶,持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三是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入手,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幸福感。

聚集旅游消费提振

“今年春节都江堰市酒店业可谓经历了‘高光期’,许多游客感叹一房难求。”市政协委员、心越道文化主题酒店总经理唐映兵认为,在“就地过年”政策的影响下,酒店业的火爆是在意料之中的,但大多游客仅仅在都江堰住一夜,“如何将‘流量’变成‘留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于如何破题,他认为只有激活都江堰市“夜间经济”,才能留住更多人。他说:“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其文化品格及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都江堰市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成都人最喜爱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发展夜间经济具有巨大潜力。而我们需要向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城市学习,着力推进夜间经济业态与文旅产业融合,提升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培养独具都江堰特色的夜生活文化。”

成都融创文旅城自2020年9月19日开业以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既给广大市民增加了一个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同时也吸引了成都和外地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为全市旅游注入了活力。对于都江堰市将在下一个五年初步建成成都旅游消费中心,市政协委员、成都融创文旅城总经理刘军信心十足,他说:“预计2023年之前,入境游很难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这样就给我们国内高端旅游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窗口。希望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可以借助这样一个窗口期取得更好的发展,加快建成成都旅游消费中心,成为成都都市圈和川西旅游环线购物目的地。”

聚集城乡融合发展

今年,是都江堰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的关键之年。都江堰市将紧盯“人、地、资金”三个要素,做好激活生态资源、盘活土地资产、用活金融资本三篇文章,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续写都江堰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市政协委员、青城湾湿地庄园董事长白平表示,他已连续参加五次政协委员会,深感今年会议与众不同,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提振信心,也多了底气。他说:“《报告》特别提出全市要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这与我们的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与我们一直致力的乡村振兴紧密联系。作为一个乡村旅游从业者,深感城乡融合发展未来可期。我觉得都江堰市应该把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两者进行一个双向赋能,这样我们企业也可借此东风做好生态保护和康养旅游,将绿色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价值转化。城乡融合发展就应该打通城与乡之间的‘玻璃门’,从产业发展来说,城市里有更多社会资源能够给乡村发展赋能,如资源配置、要素优化、资金投入,城与乡形成共生社群,共同营造一个城乡融合的生活环境、生活形态,构架一个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从而再把人才进行双向流动,通过三个维度的融合发展,加快都江堰市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资源正在成为独特优势。市政协委员、都江堰市茶溪谷家庭农场总经理王小琴表示,都江堰市作为“三遗”之城,有着独特的水文化、道文化、熊猫文化以及中医药养生文化等。在都江堰市的乡村,还有不少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体验。对此,她建议把都江堰市打造成为标杆性的“全国研学旅行目的地”,全面文化赋能,擦亮城市IP,发挥出都江堰市应有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力。“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我作为一名乡村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乡村建设的践行工作,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王小琴说。

聚集公园城市品质提升

实施公园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将围绕“人、城、境、业”,引导城市发展回归人本逻辑、生活导向,以青山为底、江河为脉、绿道为轴,塑造山水呼应、城园相融、宜居宜游的公园城市特质,诠释“雪山下公园城市”的极致表达。

市政协委员、四川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柱建议,要围绕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强化公园城市交通功能,切实消除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感,着力构建快旅慢游、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让“住在都江堰”成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市政协委员、四川鑫达道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昌伦看了政府工作报告后信心满满,特别是与自己企业相关的提升交通道路发展相关内容让他有了更多思考。他说:“都江堰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大力实施公园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要交通先行,这让我这个道路建设者感到很激动。我认为都江堰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交通先行势在必行,要在现有基础上,尽快优化道路建设,像成青路、IT大道、沙西线都是早期修建的道路,部分路况存在安全隐患,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家出行。建议都江堰市加大建设交通项目,使全市交通网结构不断优化,公路通行条件大幅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聚集绿色工业提质

一直以来,都江堰市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控制环境容量,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创新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模式,打造“绿色都江堰”品牌。其中,制造业是稳增长、提效益的重要抓手,都江堰市坚持“转型”与“育新”相结合,夯实工业基础、促进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市政协委员、四川纽塞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认为,在成都“西控”战略引领下,都江堰市选择大力实施产业功能区筑基成势行动是非常正确的方向。他表示:“绿色工业是都江堰市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施绿色工业强基工程的同时,都江堰市还应该利用环境优势,招引研究性机构、大型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形成都江堰市技术引领和制造革新,让都江堰市工业在‘西控’大背景下形成新的竞争力。”

四川渝拓橡塑工程有限公司是落户都江堰市20余年的军民融合企业,市政协委员、公司董事长周子壹在分组讨论时说到:“我们都为能扎根于都江堰市这样一座漂亮的城市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都江堰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生态惠民工程,这也是对所有工业企业在智能制造、科技转型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企业已经加大投入进行技术革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都江堰市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践行军民融合企业的担当和责任。”

聚集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

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近年来,都江堰市聚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医联体建设是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市政协委员、市卫健局副局级干部冯涛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健康都江堰”品牌,作为医卫界委员,要认真领会、执行好、落实好。“去年我们医卫界提出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以医养结合、疾病防控体系、医改工作及人民群众全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作为调研方向,拿出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提案,为民呼吁,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履职尽责。”冯涛说。

平安是老百姓的基本诉求。聚焦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科学研判各类风险因素,有效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社会稳定、金融安全等各类风险,确保城市安全发展。对此,市政协委员、四川广电网络都江堰分公司副总经理董静成认为,要落实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这一方面的内容,应该详细制定“智慧城市感知数据”整合实施办法,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治安防控、气象监测等智能感知基础数据的整合,有序开放数据共享,把社会各领域感知数据运用到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形成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城市感知体系,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在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上显担当,在推动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走深走实上见真章,在履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上出实招,为助推奋力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奋力开启都江堰市“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报记者 刘晓 王蓓蒂 洪伟 邓洁 乐盈巧 黄代凤 缪英 文/ 贾旋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