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实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新标杆基本形成这一目标?人大代表和市级职能部门、产业功能区负责人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如何干,怎样实施?我们一起来关注。
本报记者 刘晓 文/ 贾晓明 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起步最关键。在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锐看来,奋力推进功能区聚产成势、项目投资促建攻坚、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等核心工作,将是为加快推动“两个率先”建设贡献发改力量最实际的行动。“我们一是要坚持稳字当头,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要稳投资增长、稳经济运行、稳市场预期。二要聚焦经济发展主阵地,聚焦‘拉长板、补短板’‘显形象、强动力’‘增活力、塑品牌’,加快推动功能区聚产成势。三要强化要素运筹,实现更高层级改革开放。谋划实施五项制度改革2.0 版,高标准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信用体系为支撑,强化要素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四要统筹民生和安全,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保障粮食安全。聚焦政策导向和民生所盼,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
市《政府工作报告》擎画了“十四五”都江堰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部署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市文体旅局将围绕市委高质量发展“十一项起步工程”和市政府“十大行动”,在“两个率先”中展现新担当。市文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岷说:“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大旅游产业能级、丰富旅游为核的消费业态、营造优质高效的消费环境、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全面推动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城市品牌的价值转化;要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集中打造一批展示都江堰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旅游特色的文博阵地、文化产品和消费场景,办好清明放水节、田园诗歌节等文化活动,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新魅力;要以大运会为契机,坚持‘谋赛’与‘营城’相结合,高品质举办国际赛事,提升自主赛事品牌影响力,深度探索赛事旅游、体育传媒、智能体育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山、路、水、雪’运动品牌矩阵。”
锚定“两会”研究提出的重点目标任务,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坚定建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信心,铆足抢抓成渝双城战略机遇、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住建行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良序发展的决心。市住建局党组书记王文表示,具体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建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突出营城理念,统筹‘人、城、境、业’四大篇章推动投融资改造;突出绿道引领,加快实现环线绿道组网连片成势;突出公园示范,推动‘老公园、新活力’、公园城市示范街区等项目;突出场景营造,在绿道、绿地、游园广泛植入消费场景。二是抓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要在老旧院落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方面有硬举措、新成效。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消费场景,编织历史印记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市井圈。三是提振住建行业两大支柱产业。提振建筑业产值良性发展后劲;优化商品房供给时序,统筹实施租住并举,配套建设保障房、安居房、人才公寓,让住在都江堰成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市商务和投促局将凝神聚力打好项目招引、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奋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十一起步工程”和“十大行动”落地落实,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市商投局党组书记张忠胜说:“打好项目招引攻坚战。我们将聚焦行业细分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持续深化叩门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提升项目招引实效。同时,压实项目包干招引促建机制,畅通全要素、全周期项目服务保障,加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开建、投产,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打好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攻坚战。着力推动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特色”打造,加快推进城市地标主力商圈建设,优化提升消费服务商圈,高标准打造6大特色商业街区,推出夜间消费项目,策划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打造夜间消费集结地,促进城市消费能级提升。打好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按照‘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部署,着力推动全市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让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城市能级同步提升、相得益彰。”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信心倍增。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交通运输工作,对于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廖仁鹃而言,既备受鼓舞,又感重任在肩。“在未来五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起势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市交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城市品质、交通配套、公共服务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考量。我们将坚定贯彻‘两个率先’战略安排,以交通强国建设为引领,优化完善高快速路网,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补齐对外辐射短板,提升骨干通道能级,完善枢纽层次布局,打造“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公交+骑行+步行’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发挥交通先行作用,为支撑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廖仁鹃说道。
瞄准功能区“一年起势、三年蓄势、五年呈势”近期目标和“建成国际旅游度假区”远景目标,2021年,李冰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将高质量推进功能区建设。市人大代表,李冰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柏易柔表示,功能区要实施强化核心引擎突破工程,高水平建设功能区核心起步区和青城山镇“独立成市”示范区,功能化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走廊,推动“两区一廊”加快成型成势;要实施文旅康养驱动发展工程,重点构建研发转化支撑平台、场景展示样板平台、产业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培育“三平台三相融”功能优势;要实施项目招引促建攻坚工程,重点围绕“快招引快促建、优存量优配套、健全发展定位、建设成效、功能发挥三维评价”,着力提升“两快两优三维”综合实力;要实施产城融合水平提高工程,着力营造消费场景、打造赛事节会品牌,不断扩大“拜水问道”消费场景影响。
《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彬表示,“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将围绕成都提出的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市委‘十一项起步工程’和市政府‘十大行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好功能区。优化完善聚源场镇、石羊青城湖和天马天府原乡片区规划策划体系,形成农商文旅体养产业融合发展极核;重点推进核心区1115亩示范区的基础配套、产业提升和场景营造,提升核心起步区显示度和辨识度;加快花蕊里灌县川芎产业园、浩龙汽车营地和聚源耒谷等项目土地要素储备和供应;加快启动天府大道沿线‘四线一厂’、聚源镇110KV变电站以及重点区域绿道、蓝网等基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