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花村品牌火了,村民们的腰包鼓了。我们还组织成立了舞蹈队,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两委将一如既往为问花村项目服好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新经济增长点,激活林盘生态价值,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月30日,问花村举行品牌解析系列活动,活动分析总结了问花村从园区转变为景区,“以花为媒、借花发展”,不仅实现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增加,还通过打造新消费场景,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市文联、市作协、青城山镇、大通社区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问花村已成功树立文化品牌
今年春节,问花村的梅花、海棠以其绰约风姿火爆全川,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随着人流量的代入,《我在问花村等你》这首歌以其优美的歌词、欢快的旋律,叩开无数人向往问花村的心扉。“美丽的花已开满园,我在问花村等你来……神奇的世外桃源,浪漫的问花村,古老的都江堰,欢迎你赏花来,许下最美心愿……”
活动现场,《我在问花村等你》这首歌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广场舞轻快活泼,水兵舞激越大方,而童声版的清唱犹如天籁之音,带着青城山山谷回音。当音乐切实成为一种文化力量,它所体现的宣传价值以及传播力,让受众耳目一新。
问花村取名还与经典诗句有关。唐代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杏花村”人尽皆知;严恽花间把酒吟诵“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宋代欧阳修挥毫写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些文人墨客,肯定未曾料到“杏花村”竟然会搭绵延不绝的百余首内含“问花”的诗词歌赋,在“牧童”的“遥指”下跨越千山万水,穿越千年,与青城山相拥结缘。品牌解析现场,问花村名字溯源为青城山再添文化气息,为寻花解语问花村增添一抹诗意。市作家协会会员荣蓉这样解读问花村:“问花村是花的海洋,是美丽的乡村世界,是寻花解语的好去处,为青城山‘景上添花’。这个品牌由大众所熟知的文化代入,人们对其文化表达毫不费力地理解,并欣然接纳、认同,成为人们观念和思想表达的介质。”
现场,台上模特走秀,舞姿翩跹;台下,村民闻歌起舞,怡然自得。这个全民信息化的时代,没有沟通障碍,“问花村”一经运用,被各群体在不同的圈层,以文字、音乐、画面等形式,通过微信、抖音、电视、报刊等媒介传播,便迅速带来宽幅度的影响力、广泛的流量吸引力,以及效果独特的文化竞争力,满足了广大受众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审美的双重需求。
林盘+构建全域旅游消费链
当天,问花村品牌解析特意将场景放在了海棠公园,一把把伞状的海棠树下,人影款款走来,头顶“绿伞”遮荫蔽日。问花村“主人”杨仁祥透露,借助这海棠伞,公司也注册了海棠伞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海棠晴雨伞设计了12种不同花型、款式,不日将会面市。
为顺应成都乡村振兴模式,结合“西控”区域乡村振兴的现实情况,项目在打造过程中积极实施“林盘+”发展策略,以“涤心颐养”康体疗养度假区、“匠作记忆”太极民俗文化村、“桃溪田园”生活体验区、“海棠依旧”精品海棠园、“暗香疏影”梅园、“紫气东来”紫薇园6大主题板块,打造“林盘+文创”“林盘+康养”“林盘+旅游”三大场景,做美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林盘+文创”:投资2.3亿元,对始自清代的“周粉世家”林盘院落进行恢复性重建和技艺传承,现已完成林盘修复保护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粉房”和“文创中心”,林盘污水末端收集、2座公厕、1处游客休憩广场正在加快推进。
“林盘+康养”: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造集诊疗、养生、健康管理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医康养林盘聚落。目前,已与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培训总部基地建设达成协议,正在与中国医药集团、太极集团等知名医药企业洽谈合作,拟引入知名专家入驻林盘。
“林盘+旅游”:目前已开发出杨氏家酒、拜水问道、巴蜀故事、贵妃迎祥、青城芦花鸡等地域性旅游产品,建成集餐饮、娱乐、文化、品茗元素于一体的“耍酒馆”“解语茶林”和“问花有屋”。下一步还将建设“三味书屋”“石磨小院”“陶泥工坊”,并开发推出梅子酒、桂花酒、海棠酒等地域性果酒和果品、果脯以及海棠晴雨伞、“隆昌永”系列茶叶等特色伴手礼。(本报记者 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