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4/09/009504.html

等待处理…

培养创新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

——灌州小学将都江堰水利工程融入STEAM校本课程

点击量:56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天府源头、“三遗”之城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举行盛大的放水活动,以纪念2200多年前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先贤、蜀郡太守李冰。22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生机无限,创造了古代无坝水利工程历时最久、灌区面积最大、综合效益最高、生态环境保护最优等多项世界之最,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工程学、力学、数学水平,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灌州小学作为都江堰市本土学校,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为都江堰文化的推广者、传承者和创新者,学校成立课题组深入挖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结合世界先进的STEAM教育理念,把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包含的工程、建筑、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小学各学段基础课程,全新推出一套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STEAM校本课程。该课程作为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2018年度重大课题“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子课题的重要成果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并由于灌州小学校长马长俊在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0全国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会——STEAM教育论坛”上做专题交流,为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讯员 马长俊 本报记者 洪伟 文/图

专家好评

省级STEAM课题成为样本

STEAM教育理念来源于美国,被称为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它的初衷是要解决美国科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该教育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于2000年后传入中国,2014年以前是启蒙阶段,2015年至2017年是研究范围扩大阶段,2017年至今是研究深入及多样化阶段,也就是说,STEAM教育理念大规模走进中小学确实是2017年后。灌州小学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就与国际接轨,因此成为较早研究和实践STEAM教育理念的学校。

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曾于2018年8月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同年,灌州小学成立STEAM课题组,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理念和知识如何引入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反复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2019年秋,《基于STEAM理念的学校品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课题立项,并成功获批为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2018年度重大课题“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子课题。

随后,以马长俊为组长的灌州小学课题组立即展开行动,从都江堰的山、水、人、城、堰出发,分期开发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我爱都江堰”为主题课程,分成低、中、高三个学段运用于一至六年级各个班级。课题组经过STEAM教育应用模式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总结提炼出课题研究成果,于2020年11月成功结题。

课题研究实践中,课题组在《教育科学论坛》《现代教育》《教育》等权威杂志上共发表《师生自主治理学校的实践探索》《STEAM教师“立体式”校本培养策略探析——以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为例》《STEAM教育师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为例》《办学有道:做最优质的教育》相关论文4篇,有力地支撑课题研究成果,此课题案例已经入选即将出版的《高品质学校之行》一书,课题研究成果也被《走向高品质学校——STEAM卷》采用。

课题评审组专家也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丰碑对后世启示极大,灌州小学课题组借助都江堰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挖掘都江堰水利工程教育内涵,进行STEA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使教师成为创新思维的领路人,引领学生成为探索和认知的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课题研究也为同类型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样本。

令人欣喜的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STEAM理念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在省级级研究成果基础上,灌州小学将此课题申报为中国教育科学院STEAM教育2029行动计划子课题,并在第三届中国STEAM教育发展大会成功开题。

师生受益

学校品质课程体系建成

灌州小学从世界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创新开发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品质课程体系,目前已包含低段《我爱都江堰:山之形、水之色、人之美、城之美》,中段《我爱都江堰:堰之名、堰之谜、堰之美、堰之妙》和高段《我爱都江堰:堰之利、堰之魂、未来的都江堰、我与李冰精神》等系列课程。这不仅承担了弘扬都江堰水利文化的历史使命,也顺应了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和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现实需要。

灌州小学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品质课程体系,提倡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按照年级和学段设置相应的实地考察、制作沙盘模型、制作宣传展板、拍摄宣传短片、总结展示汇报等探索性极强的课程,不是通过教师的告知和灌输,而是要学生通过反复实验产生亲身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进而真正理解概念。

STEAM课程推崇的这种项目式的学习方式,能让低学段学生通过参与观察和探究,对都江堰周围的山、水、城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直观感受山、水、人、城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联系。中段的孩子们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了解、收集都江堰的杩槎和竹笼等,拍摄和考察都江堰的水系,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学习都江堰水利工程,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过程进行充分和深入的实验,能够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组成和每部分的功能、工作原理,体验出科学的严谨精神、设计思维和创造力,体会这些科学背后的美和智慧。

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STEAM课程从都江堰的水利灌溉角度和旅游业对都江堰市的贡献出发,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思考,通过团队合作,任务分工,采用VR虚拟技术及数学建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灌溉效益以及对旅游业带来的商业效益,让学生提炼总结出都江堰工程精妙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尝试用这样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得出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之后再举一反三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自信心与责任感。

整套STEAM课程都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能动地解决问题。在实施教学中,STEAM强调课程整合,数学是“基础”,“工程”和“艺术”是过程,“科学”和“技术”是结果,课程打破了在小学分科教学的学习周期中的局限,让学生更好地跨越知识界限,同步获得诸多各学科学习的要义,这便是灌州小学开发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品质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STEAM课程任课教师不仅全面吸收了STEAM教育理念,也因系统掌握了一套综合的“品质课程”教学法从而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着课题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师生教学相长,灌州小学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探索实践

STEAM课程助力高品质学校建设

作为一所高品质民办学校,灌州小学一直以来奉行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并且这种服务“以学生为本”。马长俊表示,学校摒弃“我办什么样的学校,你就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认识,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站在每个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做出抉择,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好更适合的教育,助推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为确保学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灌州小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了STEAM教育理念,用STEAM理念助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依托本校STEAM教师团队,开发基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STEAM课程,积极融合各学科知识,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研究能力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一举三得的良好效果。

灌州小学通过课程开发,调动了教师主动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全校 110 名各科专职教师中,有60位教师自主参与到STEAM 教师的培育中来,一部分教师更是承担了学校课程实际教学。教师通过“立体式”校本培养策略,不断深化和扩大学习范围,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效度高,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助推教师专业自觉,引领教师持续发展。

实施STEAM课程以来,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给STEAM教育的发展创新优化环境,提供条件,激发活力,使学校教师自觉把 STEAM 教育的学习、实践和研究看作自身专业成长和职业责任的重要组成,形成了STEAM 教师校本培养的整体架构。学生和家长明显感受到的变化就是,教师过去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转变,从传统的理论化思维向创客类思维快速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 STEAM 创新思维的本质。

在探索和实践STEAM课题中,受到李冰治水精神的启发,灌州小学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发掘教育资源,十分注重教育的纵横联系,促进教育资源融通,形成最优最大的教育合力。灌州小学以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市复旦小学等 19 所学校为依托,吸取上海教育前沿信息,建立学校师资上海实训基地校;以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四川省STEAM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全国真语文实验学校联盟、全国小学教学联盟等学术联盟为平台,拓展视野,追赶先进,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形象,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走出一条还原教育生态、创新教育理念,学校建设出精品、师生生活有品位的学校高品质发展之路。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