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5/18/009696.html

等待处理…

友好都江堰 见温暖之城

——我市在第31个全国助残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点击量:44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促进残健融合,共创美好生活。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在第31个全国助残日,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筑就城市爱心风景线。

暖心助残 平等接纳

5月16日,由市残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31个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南桥广场举行。

作为活动的主角,60余名正在接受干预矫正的唐氏综合征、自闭症患儿勇敢走上舞台,展示风采。虽然只是简单的肢体动作,但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他们融入社会迈出的一大步。来自江西南昌的叶春花是一名7岁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家长,坐在舞台下的她眼含热泪看完了孩子的整段表演。“孩子之前不会说话,身体协调性各方面也很差。但通过干预矫正,现在他能走上舞台去展示自己了。我很欣慰,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更有信心了。”

残障者的就业问题是一个残障家庭最大的忧虑,近年来,市残联、民政局等多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残障人士就业创业活动。活动现场,患有唐氏综合征的21岁女孩帅凤自信地走上舞台,为大家分享了她是如何通过干预矫正,正常融入社会并成为一名康复机构的助教。从她的讲述中,大家也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对残障人士的重要性。“我当过面包师、售货员,机构也对我进行了技能提升培训。现在我当助教3年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残疾朋友和我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活动中,市残联还为都江堰诺威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都江堰市都市美好幼儿园、巴氏餐饮、悦跑悦野跑团等企业和社会组织颁发爱心牌,倡导更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提供力量与支持。在现场,来自都江堰市锦康唐氏综合症残疾儿童助残服务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等机构、团体的爱心志愿者们与唐氏综合征患儿、自闭症患儿及家长亲密互动,一同前往都江堰景区参观、游览。

采访中,都江堰市锦康唐氏助残服务中心主任黄红也表示,随着关爱残疾人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宣传,越来越多的残疾家庭意识到干预矫正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团队和个人加入到助残公益活动中。“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让这些特殊孩子能拥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自我照顾能力,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也相信,在都江堰这座温暖之城,孩子们一定能拥有友善、公平的成长环境。”

爱心助残 相伴童心

5月15日,市文旅集团携手民进都江堰支部、市灌口街道残联、市灌口街道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公益团体相约仰天窝广场,举行“熊猫爱之行”公益捐助活动,将满满的爱心和礼物送给10个残障儿童家庭。

活动现场,党员志愿者和各界爱心人士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仰天窝广场,并为他们送上了学习用品以及“六一”儿童节礼物,一同和悠闲自在的“自拍大熊猫”合影留念。在爱心商家的带领下,孩子们体验了熊猫蛋糕DIY制作,希望孩子们通过趣味体验,坚定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在未来一定能品尝到生活中更多的“香甜”。

今年4月,仰天窝广场正式开街,市文旅集团积极推动这一网红地标的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让以亲子体验和教育培训为主的“成长之路”主题融入其中,打造新消费场景,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此次活动的举行也将呼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用自身的点滴行动,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精神,助力残障儿童家庭实现幸福美好生活,并鼓励受助儿童家庭,积极克服生活困难,引导孩子好好学习努力向前,以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齐心助残 携手共进

根据中国残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市有各类残疾人4.1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3%。近年来,我市积极为重度残疾人开展残疾评定上门服务,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维权等工作,并落实重度护理补贴、困难补贴。此外,我市还在落实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政策,资助残疾人参加社保,落实困难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2020年以来,全市发放困难残疾人低保5808人次,补贴资金377.52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重点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资助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精准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做好残疾学生自强助学工作,资助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市残联副理事长缪体农介绍道,在提升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时,每一个市民都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不造成不当或过度负担的情况下,对残障人士提供支持和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让我们一起在都江堰这个“三遗”之城撒下友好的种子,让都江堰真正成为一个友好、善良、包容、有温度的城市。(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市政协视察水稻种植项目推进情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