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5/21/009719.html

等待处理…

青城山镇:
打造“三服务”升级版
用心用力干实事

点击量:41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城山镇将党史教育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用“服务群众、服务游客、服务项目”理念细化便民服务形式,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能。

服务大厅有了新窗口

“李先生刚向我们出具了你当时写的欠条,上面确实写的结清日期是4月底。今天我打电话也是想帮你们协调一下这个问题。你看工资的欠费部分什么时候能结清?嗯,6月是吧?那好,我这边就给李先生说清楚。”在青城山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填单区,窗口工作人员徐娇琳正通过电话帮群众协商劳务纠纷。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办事群众满意地离开了。事项办结,徐娇琳回到了自己的窗口,记者发现该窗口的名字叫“办不成事接件窗口”。“这是我们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在全市首个设立的特殊窗口,我们这个窗口主要负责接待一些资料不齐、政策不符合的群众和企业,为他们提供有效咨询。同时,受理投诉件、信访件等。”徐娇琳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已有15年时间,她坦言,并不是所有的窗口都能将群众和企业想办的事项完全办结。而她所在的这个“办不成事接件窗口”,正是为了帮助大家少跑“冤枉路”。“他们资料不齐,我就会给他们列好清单,方便他们回去准备。涉及企业和项目需要协调的,我这边会第一时间尽最大能力去协调、对接。遇到网络投诉和信访件也是立马交由镇主要领导督办。我们窗口的原则就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

办理事项有了新延伸

5月初,升级改造后的青城山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正式亮相。作为全市首批规范化运行试点单位之一,该便民服务中心今年增加了商事办理、公共卫生许可、林木采伐、食品经营等几十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办事越来越方便。

采访中,记者遇到前来给自家即将开业的民宿办理营业执照的刘渊,让他没想到的是从前台咨询到窗口办理再到执照打印,前后也就10多分钟。刘渊说:“以前我们这片要办商事事项,要去行政审批局设在原中兴镇那个办理点。现在方便多了,家门口就办了,而且还这么快。”据青城山镇综合便民中心主任汤敏介绍,目前,在该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已达196项。“青城山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了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改造。‘三化’改造以来,我们主动承接市行政审批局下放的196项业务,对窗口人员开展定期轮训,最大程度地为群众提供精细化、优质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60件、企业营业执照6件、食品安全许可22件。”

在积极落实“就近办”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的同时,青城山镇也在不断强化“硬件”改造,实施“软件”更新,对便民服务中心实施提升改造。“目前,我们中心内共划分了填单区、休息区、等候区、母婴室等区域,排号机、24小时查询机、自助打印机等智慧化政务设施设备也一应俱全。”汤敏如是说。如今,拿上资料,填写排号后,办事群众只需在休息区稍作休息,静待叫号机“呼叫”,便可依次落座办事。“我感觉在这里来办事环境不错,舒适、温馨,等待时间也不长。”前来办事的群众王家全夸赞道。

“三服务”有了升级版

在青城山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还有一块特别的区域引起了记者注意。温馨的沙发、茶座,一整面陈列墙上摆放着各类青城山特色旅游商品,这环境看起来像极了某个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我们这个区域是这次改造提升后设置的游客服务区。也是我们‘三服务’升级版的内容之一。”汤敏向记者介绍道,青城山镇不仅是广大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更是企业青睐的投资热土。目前,在青城山镇辖区内各类项目就有90余个。在汤敏看来,“三服务”不仅是“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更是要“服务群众、服务游客、服务项目”。“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们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青客驿站’ 为游客提供订酒店、订门票等主题式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我们成立了项目服务专班,由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案一策一人’的模式开展靠前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便民服务走心,群众办事才能放心。也正是遵循这样的原则,青城山镇主动搜集整理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锤炼窗口办事人员办理高频事项的能力,增设便民设施,提供舒适办事环境,以扎实细致的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诺言。(本报记者 刘晓 文/贾晓明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我市今年参加“两考”学子 分别为4097名和4237名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