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5/28/009758.html

等待处理…

艺术教育:
深山里照进一束多彩的阳光

点击量:47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不容易,更难得用5年的时间去坚持。很早以前,记者得知,位于龙池镇虹口的江南忆庄园酒店为了让山区的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艺术教育,长时间举办爱心课堂,聘请优秀老师为附近的孩子免费教授美术等课程。可贵的是,该酒店对这件事一直不愿作宣传,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初心。初夏的一个周末,记者在酒店内邂逅了一次充满爱心和趣味的美术课。

五彩绘画 最美风景

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掩映在一片茂林修竹之中。走进江南忆庄园酒店,眼前绿翠浸染,耳畔溪流潺潺。尚贤书院内,宽敞明亮、布置讲究,10多个可爱的孩子正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地画画,年龄稍长的孩子有板有眼地画着素描,笔下的作品显出了一定的功底。

“画的时候一定注意构图比例。”“画球形切面体明暗一定要层次分明。”听到老师的话,孩子们不住地点头,手里的画笔却没有闲着,一幅幅优秀的素描作品已呼之欲出。而年纪小的孩子正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着儿童画,尽情描绘内心的美好世界。有孩子画了直升机,以及停机坪,他对记者说:“我们这里的旅游搞好了,以后有很多外面的客人都坐直升机来!”还有孩子画了一双漂亮的球鞋,他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山里孩子跑得快,我要穿上这双漂亮的球鞋,跑进奥运会的赛场!”在这里教授了五年的美术老师对记者说:“这些孩子非常热爱美术,每周都坚持来学习,他们的家长也很支持。孩子们的画作构思新颖,想象丰富,体现出这个年龄段的童真稚趣。同时,绘画让他们自信心更足了!”

据介绍,每周一次的爱心课堂已经坚持了5年,为了让孩子们静心画画,酒店提供了最明亮的空间,员工们精心布置了学习场地,而且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价格不菲的绘画用品,包括崭新的美术书和洁白的绘画纸。酒店相关负责人说:“孩子们只能利用周末来学习,而周末恰好又是酒店生意比较好的时候,两者之间有点冲突,经过权衡,酒店决策层最终选择了公益而放弃了部分盈利。应该说,孩子们一张张明媚的笑脸,是我们酒店最美的风景之一。”

一个心愿 一份责任

江南忆庄园酒店之所以举办爱心课堂,缘于董事长袁海忠最初的一个想法。

1999年,浙江商人袁海忠来到成都,瞬间爱上了这座城市。2007年,袁海忠走了一次川藏线,被西南风光深深吸引。此时的他有着对四川的痴痴眷恋与对江南的浓浓乡愁。按下这头,浮起那头。偶然一次,他来到虹口,感觉这便是梦里来过的地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让他忘却城市的喧嚣而深深迷恋其中。于是,他决定在青山绿水间打造属于自己的江南梦境。于是乎,他将那份江南乡愁深深地植根于这个恍如桃源的地方,将那份故乡情愫倾注于“江南忆庄园”。历尽3次建设,经历迂回曲折,通过不懈努力,袁海忠终于实现了梦回江南烟雨中的愿望,一座匠心独具的江南园林呈现在世人眼前。

袁海忠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名忠实的艺术爱好者。他不仅自己喜欢摄影,同时还喜欢书画等艺术品收藏。他在江南忆庄园酒店内专门修建了“四川浙商美术馆”,有人说这是一家有美术馆的酒店,也有人说,这是一家有酒店的美术馆。2016年5月下旬,“峰高千寻——大走客吴一峰艺术展”在四川浙商美术馆开展,这也是营造8年、一朝见闻的四川浙商美术馆的开馆展。

此次展览,总共呈现近百件吴先生各个创作阶段的珍品画作。其中最特别的,当属其代表作《岷江胜概》《嘉陵山色》两幅长手卷。当然,其中还有描绘都江堰美景的画作。说来也巧,袁海忠和吴一峰是浙江平湖老乡,又都在蜀地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旷世的缘分。画展的成功举办,让虹口的青山绿水又增加了一份灵气,当有人问:“这个美术馆能为当地带来些什么时?”袁海忠陷入了沉思。他决定尽己所能,让周围的山里孩子亲近艺术、学习艺术、爱上艺术。不久后,教授美术的爱心公益课堂正式开班。

袁海忠说:“我是都江堰市政协委员,肩上有一份沉沉的社会责任。把这个爱心课堂办好、办下去,真正惠及当地群众,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事!”于是,艺术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进葱郁的大山里,照进山里孩子的心里。

爱心课堂开办之初,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到这里学习,酒店还专门组织了一场动员会,邀请孩子和家长们来庄园参观美术作品,并讲解学习艺术的重要性。有几个孩子当场嚷嚷就要参加,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事无非就是企业做做面子,搞不长久。没曾想,每周一次的公益课,一办就是整整5年。

正是江南忆人的执着与坚守,老师们的悉心教学,还有家长们的淳朴期望,共同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年。作为一家企业,酒店5年来从未就这件事做过宣传。酒店工作人员说:“我们不是作秀,更不是搞噱头,能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内心的幸福感就是最大的回报!”美术老师对记者说:“艺术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当然,我们也希望从大山里走出更多的艺术人才!”

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5年, 整整5年,袁海忠和他带领的江南忆人把最初的一个心愿、 一份善良变成了花繁叶茂的现实。艺术, 走进了山里人的生活;艺术,住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袁海忠说,近期都江堰市开展的“学党史、办实事,政协委员在行动”,让他更有责任心将这件事做好。正是很多人的付出,一群孩子在青山绿水中,无忧无虑地静心画画。(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公 告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