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5日,石羊镇柳凤休闲岛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四川诗歌》杂志社社长、编委主任李永才带领金指尖、李铣、彭毅、陈小平、李斌、亚男、李明利等20多位诗人、编辑送文化下乡并在此举行夏季期刊审稿会和都江堰诗人作品改稿会。
李永才介绍,这是四川诗歌杂志社首次走进都江堰市,也是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所吸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经典诗词就是都江堰之美的真实写照;举行改稿会旨在通过面对面指导、交流,打通基层作者学习路径,互鉴互学,进一步推动四川诗歌的繁荣发展。《四川诗歌》编委副主任、副主编李铣表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回应基层对文化的呼唤和渴求,四川诗歌杂志社举办此次送文艺下乡活动。
此次改稿会由都江堰市作家协会组织,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组织我市20位青年诗人每人提供3首代表作品。《四川诗歌》编辑老师认真审读作品后,现场对每位诗人的作品给予整体评价和具体分析,并对诗人们在创作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
“诗歌追求先锋性、时代性、前沿性。”“多读好诗,从语言、技术、写作角度、表达方式上下功夫。”“诗歌要留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歌追求语言的干净、凝练。”……现场,编辑老师们肯定了都江堰青年诗人们的努力、勤奋,并提出中肯意见,希望大家在思维创新、境界升华、情感融合中再下功夫;诗与远方不是诗人的专利,但却一定是诗人生命之歌的一种嗜好,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写现代诗,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注重差异化表达,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阅读时有代入感……
我市诗人朱军最近两三年开始写诗,经老师现场改稿后,他表示重新认识了写诗的意义,对于如何在诗歌中融入哲思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人雨舒近年来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她表示,此次改稿会针对性强,既有宏观上的诗歌写作讲解,又有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辅导,既指出了诗友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又有个人诗歌创作的良好建议,让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向更加明晰,有利于今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据悉,此次改稿会优秀作品将在《四川诗歌》期刊上发表。
(本报记者 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