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8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社、四川省图书馆主办,市人才办、市知联会、市作家协会承办的“红色文学轻骑兵·百场讲座进基层”暨四川省图书馆“21市州讲座联盟”走进我市。中国作协会员、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著名作家刘亮程为我市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讲座。
此次讲座围绕《关于乡村的散文化思考》展开,刘亮程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1962年他出生于新疆沙湾的一个小村庄,经历了外出打工后,得以回望生长过的村庄,由此获得灵感,创作出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至今,已累计销售1000多万册。在他的笔下,《一个人的村庄》虽然破败、贫穷,但是他看到的却是童年的阳光和月光、奔跑和欢笑,以及无边无际的梦。在这个村庄里,一个人闲散地看落日、听虫鸣、安安静静地做梦都是大事。刘亮程并没有描绘苦难的乡村生活,而是把它从大地的泥泞中拧起来,悬挂起来,从自然之美转化为人文之美、天人和谐之美。
刘亮程认为,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我们用一生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相信在一个村庄让我能够感知生命和世界的全部意义。”刘亮程与大家分享。
讲座上,刘亮程还与大家就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故乡和异乡等话题展开交流。其独特的视觉、深刻的见解都给听众带来诸多启示。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何民以写散文见长,他推荐大家读散文《一个人的村庄》的理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回望家乡,行走千里不至迷失。”
(本报记者 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