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对口支援康定市是省委、成都市委交给都江堰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21年5月18日,都江堰市第五批与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交接会在康定召开。脱贫只是第一步,致富奔康才是目标。6月21日至25日,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组织记者来到康定,在见证了第五批工作队对口支援成果的同时,也了解到第六批工作队接过对口帮扶的重担,扛起乡村振兴使命,真抓实干、蓄势待发。
党建引领 健全机制
6月19日,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王绯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党长达3000字的内心表达让队友们很是感动,王绯在组织面前剖析心路历程,他说:“我明白,按照党的标准要求,我要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希望党组织能严格要求我,让我可以更快进步和成长。成为一名合格而且先进的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贡献我毕生的精力和热血。”
据悉,此次对口支援25名队员中就有20名党员干部。为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作队快速成立党支部,新当选的支部委员会举行了支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杨云飞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确立了综合组、办公室、宣传组、生活组、内审组的基本组织构架,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成立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产业振兴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党建引领贯穿始终。”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杨云飞对队员们提出要求。
工作队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了《2021年成都市对口支援阿坝州、甘孜州工作要点》《王凤朝同志在成都市对口支援阿坝州、甘孜州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通报了《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管理制度》;25名对口支援干部签订《遵章守纪承诺书》;开办党支部夜校等。杨云飞强调,都江堰市对口支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珍惜荣誉,始终保持不松劲、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序推动新一轮对口支援康定工作。
精准定位 一村一策
2021年,都江堰市将在上一个五年对口支援工作基础上,在组织领导、项目资金、产业合作、人才支援、教育卫生、旅游文化、全域结对等方面精准施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踏勘、走访、座谈,收集意见建议,目前第六批工作队确定帮扶三个村,分别是:塔公镇塔公村、新都桥镇拔桑一村、二村。
塔公村位于康定市机场到塔公镇路边,地理位置优越。十多年前,塔公镇农牧民就吃上了旅游饭,设立了塔公草原景区,牧民们靠着给游客提供服务、售卖特色农牧产品及旅游纪念品而脱贫。塔公镇党委副书记伍金夏表示,目前,塔公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因此,希望对口支援工作队给予相关支持。经过反复调研商讨,工作队将协助景区取得3A景区称号列为首要任务,并帮助其建立规范的公司运营化模式,重新布局旅游格局。
拔桑一村、二村都位于国道248路边,两村相距一公里。一村现引进有企业承包种植100亩三青莴笋,产量较高。工作队已派人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帮助其扩大销路;该村还有未流转土地近100亩,工作队拟引导村民种植紫皮土豆。鉴于拔桑一村想要发展旅游的诉求,工作队拟助力其打造汽车露营地。记者采访当天,康定市规划办也到达现场,大家一起商讨下一步规划、编制方案。
拔桑二村位于河谷地带,大片的滩涂让这里气候适宜,风景优美,且村里还有一支木雅锅庄队。“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条件下,悬空架设游步道,搭建观景台等,并引进俄色花种植。白天,游客可以来此打卡、拍照、放松休闲;晚上,则跟着村民围着篝火跳锅庄,体验藏家生活。”当天现场,看到村民们的渴盼,工作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将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白天奔波在路上,走村入户听取意见;晚上聚在一起讨论方案,精准施策。”杨云飞介绍,截至目前,工作队开展调研19次,形成调研报告3分,提出意见建议49条,采纳31条。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当前,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杨云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