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7/20/010030.html

等待处理…

做好事 办实事 解难事

——奎光塔街道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本报记者 缪英
点击量:50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奎光塔街道始终把学习党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用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操心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破瓶颈 利民惠民解民难

今年以来,疫苗接种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了应接尽接,尽快筑牢全民防疫屏障,我市各部门、镇街开足马力、协同配合,实现疫苗接种工作“加速跑”。

奎光塔街道安顺社区网格员彭燕最近除了在微信群里给居民解答孩子入学、户口办理、交水费电费这些琐事外,还及时在各小区院落微信群里发布接种通知,提醒不会预约的老年人可提供上门服务,白天电话联系、晚上敲门入户,忙得不亦乐乎。

奎光塔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奎光塔街道针对疫苗接种重点人群,组建街道、社区、物业、志愿者“摸底小分队”500余人,通过白天电话联系、晚上敲门入户模式,累计摸排常住人口近10万人。分类建立《已接种人员台账》《意愿接种人员台账》,畅通微信、电话、网格三大通知渠道,确保苗到人到。

除此之外,奎光塔街道还组织解决了遗留多年房产证办理问题,让居民住得踏实、住得安心;针对安全专业监管难点,街道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工贸行业、快铁站周边、观江社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专业巡逻排查,确保总体安全。针对走马河西路上段近10年的“半截路”,政府投资450万元进行路面铺设,管网改造等,同时修建临时停车场,联通美食街和观凤桥两处区域核心商圈,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畅通、更舒适。

优服务 便民亲民排民忧

为探索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奎光塔街道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能,积极推动便民利民服务举措落地,推出登记管理服务跑出“加速度”。

今年4月,市行政审批局将部分业务下沉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很多居民在街道就能够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今年5月,辖区居民毛生学准备开一家发型设计店,需要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前期,他加入到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的预审微信群里,工作人员详细告知办证各项事宜。当资料准备齐全递交后,不出一小时毛生学就领到了证。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广泛听取群众建议,了解办事群众需求,致力于为群众办实事,逐一梳理办事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再优化。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就食品许可、店招许可等存在反复现场踏勘仍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创新建立食品卫生相关资料预审微信群,一方面将详细规范要求提前告知群众,让群众少跑路,另一方面一对一指导办事群众合理化规范化整改,同时避免办事群众多次踏勘,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力争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抓项目 助民安民聚民心

在奎光塔街道观江社区长寿邻里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每周都会固定到水乡人家小区董婆婆家,为其提供上门居家服务。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指导其正确用药等,令89岁的董婆婆感觉特别暖心。董婆婆告诉记者:“感谢党的关怀,感谢街道、社区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

为了让老人们晚年生活过得舒心有尊严,奎光塔街道依托辖区资源,打造了“医疗+养老+心理”三重模式,打造老年友好场景。重医疗,依托华瑞医疗项目建设,加大辖区中医院、金江卫生院、四〇五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动,为老年人开通绿色健康通道,搭建就医平台。重养老,在金江社区巩固2020年成都市示范社区建设成果,搭建“社工+”平台,常态化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现代康复训练、社区照顾、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生活照料等服务,在观江社区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在滨江国际推行老年人智慧手环、爱心食堂等。重心理,依托安心小屋,开设全市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专业心理健康设施设备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社区老年人提供心理服务。投入100万元持续打造中医康养文化休闲体育长廊,常态化针对老年群体开展活动,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指数。

为了让老年人的日子越过越有味,街道还推行了“小区+街区+社区”三级空间,打造“微+”文旅场景。以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主题沙龙等形式,增强社区、商家、居民相处相融,推动社区美学空间共享。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我市召开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