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开进林盘里,好多平时很难挂到号的成都中医名家都来了,再也不用到成都医院去排队了,好方便!”“在本级医院就可以做微创手术解决难题,无论是医生的技术还是服务态度我们都很满意。”患者的认可是医者最大的成就,以上两个事例也说明我市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
2020年以来,都江堰市围绕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创新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通过整合组建区域中心卫生院、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下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在满足群众便捷就医的基础上,助力康养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健康”支撑。
本报记者 缪英
减医院数量 增医技能力
2020年11月,原柳街镇卫生院沿江分院,整合原柳街镇卫生院,成立沿江卫生院,属全市卫健系统推进的区域中心医院之一。沿江卫生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通过“八统一”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人事、资产、后勤、药械耗材采购、绩效分配方案、财务、管理、业务一体化。
“沿江卫生院地处都江堰市最南端,与崇州市、温江区毗邻,是三个地方的交界地区,俗称‘鸡鸣三县’,即鸡打鸣,这三个地方都能听得到”,市卫生健康局医院事务中心主任范奎下沉到沿江卫生院担任第一书记,他介绍说,沿江卫生院虽然地理位置偏远,开车到都江堰城区需要30多分钟,但卫生院服务半径超过了15公里,辐射都江堰、崇州、温江三市区的10个镇,服务人口达到了20余万人。
改革后的沿江卫生院,管理队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和层级管理相结合,医院按二级医院管理。“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现有中层干部23人,较整合前减少20人,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强化人才队伍,依托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会的帮扶和医疗联合单位合作模式,通过‘派出去’学习、‘请进来’讲学、中医传承工作室‘跟师带徒’和林盘诊所‘讲医堂’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沿江卫生院院长王良润坦言,改革推进过程中也面临困难重重,可是再难都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基层卫生院的能力提升了,分级诊疗才能真正落地。
2020年,结合行政区划调整,都江堰市梯次推进9个区域中心院建设,逐步将基层卫生院数量由改革前的27个减至14个。2020年,首批组建了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等4家区域中心医院。整合后,区域中心医院实现“减量增配”,按二级医院管理,系统化实施改扩建,设置PCR实验室,新增专业科室,增配DR、CT、腹腔镜等医疗设备。其中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整合区域内原有的5家基层医院后,改扩建业务用房,住院床位数、专科医生数分别增加,新增外科、妇科等专科业务9项。2020年,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就诊人次、业务收入均保持近5%的增长,有效实现硬件设施建起来、医技水平提起来、医务人才和群众就医留下来。
减运行成本 增服务效能
“都江堰市已形成3家市本级医院为引领、18家基层医院为枢纽、184家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共体网络,组建起开放共享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中心3个,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市域互认的高效诊疗服务体系。”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市妇幼保健院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此前,17岁少女小魏在乡镇卫生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附件长有畸胎瘤,需要做手术。于是,家长带着小魏到市妇幼保健院就医。经过医生讲解病因,分析病情,最后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最后,手术由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下派到该院的常驻专家亲自操刀。小魏手术后经过几天的观察治疗就出院了,恢复情况良好。出院时,母女俩对医务人员连声感谢。
据了解,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为提高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都江堰市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重点,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镇”。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现代医院制度改革。统筹现代医院制度改革试点和政府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编制等配套改革,渐进式优化医院管理体制、薪酬激励等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医院内部治理、人才使用、医保支付、财务管理等具体办法,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医院服务体系。2020年县域就诊率达91.32%,基层门急诊人次提升14.92%。
减群众不便 增康养功能
“又有名医近日将坐诊林盘诊所。”“问花村林盘诊所再次开诊。”市民和游客都可通过“每日都江堰”微信公众号、“都江堰发布”客户端等媒体平台了解到林盘诊所开诊消息,提前预约、挂号。
近日,在问花村林盘诊所,成都市著名专家肖量在此坐诊,家住青城山太平场的王女士特意带小孩来看病。小孩一直肠胃不适,之前王女士总是带着孩子跑成都找肖医生看病,而此次肖医生送“医”上门,王女士高兴不已。她告诉记者:“政府想得周到,林盘诊所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家服务。”
从2019年开始,都江堰市选取七里诗乡、问花村等川西林盘和乡村旅游打卡地开设“林盘诊所”“讲医堂”“健康直播间”,邀请国家级、省级、成都市级名老中医在林盘坐诊,靠前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目前,已累计邀请22位名老中医坐诊29次,开展诊疗服务2360人次、咨询服务2260人次,开展线上健康直播(云直播)7次。
此外,为给患者提供24小时保健服务,都江堰市依托省、成都市医疗专家,组建名医家庭医生团队,创新开展“互联网+家庭病床”签约服务;结合都江堰市康养旅游特色,推出“青城康养家庭医生服务包”,探索实施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有效增强旅游康养功能。目前,已成立家庭医生团队107支,签约服务296717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81.2%。
“结合都江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我市将持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力度,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游客在都江堰体验富有灌区特色的康养服务,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