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07/27/010067.html

等待处理…

市委书记李云:
重点推动“城市位势”“营城理念”
“新旧动能”三大变革

点击量:50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结合这两个《决定》,中共都江堰市委书记李云谈了他的理解和都江堰重点要推动的三个变革。

谈理解:

城市宣言、庄重承诺和开拓之举

“这是一次极具政治性的城市宣言。” 李云表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并对成都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重大要求。三年多来,成都自觉肩负公园城市“首提地”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公园城市营建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就,充分证明成都的实践符合新发展理念、符合城市发展潮流、符合成都实际,为全球超大型城市治理提供了“成都方案”。此次全会审议的两个《决定》,将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和安全、产业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主线,充分彰显了成都站位国家全局,坚定贯彻新思想的政治担当和实践勇气,是成都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城市宣言。

其次,李云称“这是一次彰显人民性的庄重承诺”。他认为,《关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用“3个共同体”(“城市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行动共同体”)、“4个人人”(人人都拥有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人人都享有幸福和美、安全稳定的美好生活,人人都拥有参与治理、共建共享的归属认同)深刻阐述了城市进步与个体成长的关系,通篇闪耀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贯穿“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想。在具体路径上,《决定》所安排的居民持续增收、增强生活成本竞争力等工作,更加凸显了城市的“民生温度”和“个体价值”,让公园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及,必将再次点燃蓉城市民建设公园城市的热情,进一步为成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最后,李云提出“这是一次富有时代性的开拓之举”。他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崛起发展都与开放创新紧密联系。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以推动科技创新、拓展开放通道、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全方位开放格局,在世界城市坐标体系中的整体排位上升了41位(从100位上升至59位)、全球创新指数列第47位,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的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科技创新策源四级平台体系,并在提升开放能级、强化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了系列部署,必将推动成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开放优势。

谈变革:

位势变革、理念变革和动能变革

都江堰如何脚踏实地抓好落实“两个决定”?李云表示,重点是推动三个变革:

一是城市位势变革。近二十年来,都江堰市发展位势下降,影响力竞争力较之本世纪初相对下降,重振都江堰辉煌已经成为全市80万干部群众的心声。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此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力争一年上一个台阶、五年重回郊区新城榜首。

二是营城理念变革。成都以生活城市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旅游从“看风景”向“品生活”转变趋势。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活城市导向,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不断丰富全龄健康运动空间、人文社交空间、休闲游憩空间,加大公共空间营造力度,把附着在旅游景区、历史文化、社区生活上的深层次需求挖掘出来,让都江堰市成为一座“有山有水有风景、有情有调有生活”的幸福生活城市。

三是新旧动能变革。在增强绿色发展定力、践行“西控”战略基础上,坚决走好生态营城、绿色惠民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特别是以国资国企改革为牵引,解决战略目标与战术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为功能区建设、绿道蓝网打造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探索水权、碳汇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努力在“西控”区域率先趟出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子。 (转自《封面新闻》)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