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他曾是一名警察,忠诚为民。正当事业处于上升期的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留下后遗症毅然辞去公职,重新寻找人生路。他就是永葆军人本色、书写精彩人生的魏刚。魏刚说,他的座右铭是:穿上军装,装进去的是军魂;脱下军装,卸不掉的是担当!而军人本色就是不等不靠、敢闯敢干、吃苦耐劳、拼搏进取……也正是因为骨子里流着军人的血,做事才有着军人的血气方刚,他重新找回了自己新的人生价值!
无论身在何处 不忘军人本色
“你看我身后的这些水稻绿油油的,之前根本是种不出来的,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请了专家来,改变土质、重修沟渠、新建道路,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7月24日一早,在天马镇仙鹤社区,记者见到了正在稻田旁忙碌的魏刚,在外闯荡了多年的他,看上去依旧有军人的气质,干练、挺拔、做事果断。
如今,近300亩的水稻刚抽穗,一片崭新的绿。地里干活的农户三五成群。“我是这里附近的居民,今年52岁了,出去找工作也难,在家门口就近做活路。一个月好的时候能拿到3000到5000元,一般也有2000元,我很满足。希望这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带领我们走上致富路。”仙鹤社区居民周兴瑜说道。
魏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曾经当过兵,当过警察,为何会跨行干起了农业? “1998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脑袋被打伤,受伤后仍然继续坚持工作,直至2018年12月前,因经常头痛欲裂,已无法继续胜任公安工作,毅然辞去公职。”魏刚告诉记者,“其实也不是不能继续工作,换去一个轻松点的岗位也能保住我的‘铁饭碗’。可能是由于曾经当过兵,深知一份工作的职责所在,不能再执行工作任务,对于我来说这份工作就变得失去了意义……”
对曾经获得过诸多殊荣的魏刚来说,由于身体原因再也不能执行任务了,的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部队里的优良作风:敢闯敢干、勇闯新路,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精神在他脑海中不停回响着,他决定用行动书写奋进之歌。“由于我当兵时期,跟过一位开国上将,他对我影响很大,老一辈为革命、为建设祖国作出的贡献令我动容,也一直激励着我。”魏刚说,“老一辈革命家已经给我们打下江山了,我们已经很幸福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不等不靠 勇闯致富路
辞职后的魏刚不等不靠,没有给组织增添负担,而是积极思考个人出路。怀揣着对家乡建设的梦想,他精心谋划,认真研判,广泛调研,主动投入到家乡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期间,多次来到家乡天马镇仙鹤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共同商量未来的发展之路。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注册 “四川西蜀田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成功打破了天马镇仙鹤社区农用地流转困难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社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作为退役军人,用魏刚的话来说:“我原来在部队、在警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着群众的安宁。现在,我回归家乡,扎根土地,同样想用自己的方式让群众过得安心!”在仙鹤社区,魏刚的农业公司已成功流转近300亩土地,公司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宗旨,已整体按高标农田对230余亩土地进行改造,同时对土地进行了有机改良。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大政方针下,公司根据发展规划,与农科所、省科协联系,建设农业科普体验基地;而且计划将公司优良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升级。魏刚告诉记者:“在这片生养我的土地上,我将继续谱写农旅融合的产业模式新篇章,勇于挑战,引进不同的农旅项目,让产业更丰富,让乡亲更富足,我坚信自己的挑战能够成功!”
记者还了解到,魏刚在经营自己公司的同时还不忘关心社区的公益事业,积极主动担任社区企业协会会长和乡贤协会副会长,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千方百计帮助社区解决各种困难。“2018年以来,魏刚通过疫情防控和爱老敬老等途径,共计向社区捐款2万余元。在他的影响下,社区企业积极为社区群众分忧解难的氛围基本形成,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共识已深入人心。魏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当代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为建设美丽‘田园天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天马镇仙鹤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林这样评价到。(本报记者 沙维玮 实习生 王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