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天府之国生生不息的源泉。翻滚的江洪于此被巧妙地化为温顺的河流,源源不断地灌溉和护佑了成都平原两千多年,也因此孕育出她的独特气质——兼具了人文风采和自然风貌的“三遗”之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可以游走于生活和工作之间,既可以在田园中谈论生意,也可以在山水间畅享生活。国庆假期,记者采访了部分游客,让我们一起听听,在游客眼中,都江堰又是什么样的呢?
陈艳:
都江堰,充满古人智慧的伟大水利工程
这个国庆假期,来自深圳的陈艳和丈夫选择带着年迈的父亲一起出门旅行,让老人能有更多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9月19日,一家三口便从深圳出发了,在辗转游览了贵州、乐山、新都桥、四姑娘山、九寨沟等多地后,陈艳一家在国庆节当天来到了都江堰。
遇到记者时,陈艳正在都江堰景区内游览,站在安澜索桥下的她忍不住再次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她笑着说,沿途的美景太多,手机内存已告急。而当记者问到,如果要用一张照片推介都江堰这座城市,你会怎么选时,陈艳翻开手机相册,挑了一张拍摄于宝瓶口前的照片。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化害为利,自流灌溉,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孕育了‘天府之国’。其实都江堰作为世界知名的水利工程,似乎对于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只有到了都江堰亲眼目睹这一浩大工程,才会不禁感叹,先人对水利工程的奇思妙想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远远超过了后世想象。”在陈艳看来,这座创造了独特的水利艺术与彰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更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都江堰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历史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不仅因工程总指挥李冰巧夺天工的设计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本质上还是一项对自然环境的优化改造工程。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前,岷江江水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汲取前人的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率领广大群众修建成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不仅根治了水患,还使得这一地区沃野千里,持续滋养土地和造福人类。人们从刚开始惧怕水,谈水色变,到对水的功用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对水更加从容地赞美。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完善的灌溉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专家们参观都江堰后,高度赞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2018年,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们所看到的今天的都江堰,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气息,而且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的美学价值。所以,我心中的都江堰就是天人合一、多元交融的伟大杰作。”
张冰洁:
西街,有着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
行走在灌县古城,北京女孩张冰洁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一边记录着。举起挂在脖子上的微单相机,将镜头对准西街入口处,咔嚓一声,眼前的画面便被记录了下来。
见到记者上前询问,张冰洁大方地将刚刚拍到的美照与记者分享。画面中,既有沿街商铺门廊上插着的鲜红国旗,也有过往的行人。在张冰洁看来,这就是她眼中的烟火气。“没有LV,没有GUCCI,没有大都市的奢华风,但这里的每一家店,每一样物品都是有温度、有生命、有创造力的。”
张冰洁说,认识西街,还是从小红书上推文里开始的。“看了那些旅游达人的分享,就感觉西街是经历了漫长岁月洗礼的古街,且一如往昔地充满着人间烟火气。”今年国庆假期,张冰洁约上在成都读大学的老同学,一起规划了都江堰之行。来到都江堰,两个姑娘第一站就直奔西街了。让张冰洁感到惊喜的是,这条全长约390米、宽5米的街道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末清初的历史风貌,逶迤而上的青石板路,上百年历史的木结构“穿斗房”,还有一辈辈西街人之间和气相处、相亲相爱的那份情感也延续着。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西街作为松茂古道的起点,茶马互市的场所,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在这条不长不短的街道上,彼此之间不分民族,不论贫贱,都为着美好生活奔波忙碌。无论是蜀将马超与羌王互写“和”字,不损一兵一卒,不毁一草一木,取得了国土城池的“和睦相处”,还是大兴老店掌柜为藏族小伙寻回麝香的“义利相和”,都成为了流传西街的佳话。“虽然如今的西街,再也听不到松茂古道上的骡铃声,但这里仍旧充满着热闹的生活气息。手工艺品、染布坊、汉服、特色小食,酒吧、茶室……近百家风格各异的小店集聚在西街,向来来往往的人们展示着西街人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和情怀。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住户们,让这条古老的街道一天天焕发出更多新的活力,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
每一段岁月都值得收藏,每一个时代都值得期待,西街亦是如此。古老与现代交融,传统和时尚交织。西街,在所有人的记忆中,在当下时分,更在如张冰洁这样的游客的心里。
李欢
到都江堰亲近大自然
国庆假期,都江堰还掀起了乡村游热潮。“乖乖加油哦,哥哥就在后面保护你。”这不,在位于莲花湖旅游公路旁的安缇缦生态旅游度假区里,游人李欢正在给挑战飞狐网阵的小女儿加油。
作为成都人,李欢常和家人来都江堰,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此了。她说:“都江堰就像我们的后花园一样,一到周末节假日,我们首选就是带孩子来这里亲近大自然。”在李欢心里,都江堰山清水秀,是一座充满人文色彩,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以往她们都爱带孩子去都江堰水利工程拜水,青城山问道,这次经朋友介绍专程赴一场都江堰乡村游,而安缇缦就是她们此次旅途首站。她说:“这里很适合亲子游,很多游乐设施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看他们玩得那么开心,就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在李欢心里,置身度假区内,无论是在私密性极好的特色树屋酒店,还是在狐巴巴冒险园,亦或是惊险刺激的树顶飞索、过瘾的山地越野自行车、野外徒步……感受到的都是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在孩子们的鼓动下,她先是体验了飞索。穿上专业安全绳,坐上飞索,出发!“一瞬间,身体悬于半空飞驰而过,此时,自由不受束缚,内心忐忑而惊喜,却能在大自然中全身心释放自我,这种感觉让人身心很愉悦。”李欢激动地说道。而射箭则是让她当了一回女侠,用尽全力,拉开弯弓瞄准靶子,“咻”,箭离弦的刹那,快乐也随着射出的箭在瞬间迸发,喜悦如开放在心间的春花,怒放……
游玩后,她们还在洛克吧餐厅品尝了竹林下的美味,麻辣鲜香的水煮牛肉、新鲜的凉拌竹笋、炒时蔬和番茄煎蛋汤让她们全家一饱口福。
李欢还了解到,安缇缦也是研学教育的根据地,孩子们在探索、健康、奥秘、自然四大狐巴巴部落中可充分感受大自然的近在咫尺。探索部落让孩子们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健康部落展示生命的色彩,以保护宝贵的生命为主题,让孩子们了解到怎么去保护自己;奥秘部落以星系天文为主题,模拟十二星座的星河闪烁,激起参观者对宇宙的好奇和想象;自然部落是了解自然世界的知识库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相对应的主题启蒙玩具,让孩子们勇敢地拓展思维,用实践探索真知。“有机会一定要让孩子们来体验这些研学之旅,一探大自然秘密,让他们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李欢说道。
冷慧
大熊猫是都江堰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总算看到大熊猫‘干饭’了!”趁着国庆节和男友一起来都江堰玩的深圳女孩冷慧一边开心叫到,一边用手机记下大熊猫吃竹笋的一幕。冷慧说,这是她第二次来川拜访萌宠大熊猫,来之前她还专门做了攻略,说是要赶早到位于青城山镇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青城山基地才能亲眼目睹大熊猫“干饭”,“我们居然如愿以偿了,你看两只大熊猫还抢食,太可爱了!”冷慧满面笑容地说道。
对冷慧而言,来都江堰邂逅大熊猫已是她“谋划”已久的,并深感都江堰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她很羡慕都江堰人,能住在青山绿水间,呼吸清新空气,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时不时来看看呆萌的大熊猫,“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冷慧笑着说道。
为了能一路与大熊猫为伴,冷慧和男友未乘坐观光车,而是一路从盼盼园上山走到蝶泉园,一一拜访各园区大熊猫。一路上,他们先是拜访了大熊猫“冰成”,欣赏了它的吃相。在他们眼里,“冰成”就是个‘吃货’,吃起竹子来一点儿都不含糊,先是咬破整根竹子,撕下一截,再剥皮后津津有味地大快朵颐。
随后,他们还在基地研学旅行项目青团造纸术所在地目睹了“国宝便便造纸黑科技”。在惊叹原来大熊猫粪便还可以制作成纸巾的同时,她们也深感这里的研学之旅很有趣,什么“历史调查,寻根熊猫家族的前世今生”“深度考察,充分了解熊猫的生存现状”“参与保育,亲自照顾大熊猫生活起居”等都让她充满期待。她说等以后时间充足些,一定要来体验一下这些研学之旅。
沿曲径而上,途经幽香花圃,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临泽园,冷慧说她们在那儿看到了大熊猫的邻居:可爱的小熊猫你追我赶、打架上树,别提多调皮了;还有不知是“熊大”还是“熊二”的一只黑熊,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大石头上走来走去,像是在思索着人生大事;而那美丽的红腹锦鸡、白鹇们则拖着骄傲的长尾在林间散步,一看那气质就很高贵。她说:“想必,有了这些邻居与大熊猫们相伴,悠闲自在的生活也会更加多姿多彩。”
伴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青翠的树木,沿着蜿蜒步道上山,一路的鸟语花香和大自然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冷慧有种步入桃源的感觉。最后,她们来到蝶泉园,这里的大熊猫可不少,它们忽儿“逗逗”挂在树上的圆球,忽儿装深沉地在凉棚下踱着方步,有时还会爬到树上来个倒挂金钩,悠闲自在样子更添萌趣。一路有大熊猫相伴的旅途让冷慧爬起山来很有动力,她说:“大熊猫就是都江堰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虽然旅途时间短暂,也带不走我喜欢的大熊猫,但我可以带走头上的大熊猫发箍,让它陪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