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主办的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共建自然教育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瓦子坪宣教中心举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科研教育处处长张黎明、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冉江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副局长张志和、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王志坚等领导受邀出席活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保护国际CI、各共建自然教育基地和彭州、崇州、大邑管护总站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仪式上,张黎明高度评价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共建自然教育基地的创新举措,并表示,成都作为距离大熊猫栖息地最近、常住人口最多的超大城市,具有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项目较好的区位条件和较大的消费市场,希望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自然教育先行区和示范区。而张志和则对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将通过共建自然教育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色课程植入、人才培养和自然解说展示等方式,逐步构建成都片区自然教育发展平台,培养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品牌,共同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管理部门与片区内12家自然教育基地签订了共建框架协议,共同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共建自然教育基地”揭牌。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向都江堰管护总站授予“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单位”称号。自然教育基地代表黄膺表示,成都片区将通过各界力量联动、优势互补,共同谋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未来发展。
活动还现场首发了《和大熊猫一起上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自然教育实践手册》,并邀请来自虹口小学的师生代表现场体验了手册中介绍的自然教育活动,展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课程建设成果。该分局科研保护部负责人许萍表示,手册主要由自然教育活动设计方法和流程、大熊猫的家园、大熊猫和它的邻居、大熊猫和它的守护者等篇章组成,她说:“结合当前‘双减’政策,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是拉近青少年与自然的距离,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结,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感受、体验和学习,是教育重构、教育回归自然的有效途径。编撰这本实践手册就是希望把丰富的自然教育课程引入到共建自然教育基地里,为成都片区内广大师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整个片区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扩大自然教育影响范围的同时,让更多人能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自然教育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基本功能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据悉,自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自然教育工作,整合原各自然保护地公众宣教资源、发动社会机构力量,积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工作开展。通过本次活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将以“共建自然教育基地”为新起点,深入探索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新发展,联合各方力量参与共建共创,全面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谱写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的自然教育新篇章。大家纷纷表示,共建自然教育基地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特色和亮点,能集合各方优势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发展,并携手生态价值共享。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高原站站长刘波说:“都江堰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离成都最近的入口区域,将以共建自然教育基地为契机,整合各基地资源,增加自然教育活动,延长活动时间,把自然教育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共同参与保护的经验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大自然的保护者,参与到自然保护活动中来。”
(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