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1-11/09/010603.html

等待处理…

“环境变美了,服务变好了!”

——玉堂便民服务中心优化升级

点击量:37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现在办事方便多了!”“环境变美了,服务变好了,一来到这里就心情舒畅!”近日,记者来到玉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听到前来办事的群众发出由衷的赞叹。据玉堂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办事便利化需求,玉堂街道针对原便民服务中心设施陈旧、服务功能不强、服务质量不优等突出问题,于今年8月中旬开始改造升级便民服务大厅,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环境,提升便民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格局!”

温馨的服务大厅

进入便民服务大厅,“赵公金辉展玉颜,五心服务满堂彩”的工作标语赫然映入眼帘,记者看到,玉堂街道便民大厅工作人员热情地为群众办理着各类事项。服务大厅里陈列有高频、“仅跑一次”、全程网办、代办事项清单,群众对自己想办的事项一目了然。大厅按照“便民化、亲情化、敞开式”服务理念,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分区,现设有生活服务区、咨询接待区、资料填写区、自助服务区、办事等候区和综合服务区6个区域,全方位引导群众高效处理事务。

对于很多第一次到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群众,可能会出现“懵圈”,而在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让他们清楚办事流程。“这个证在哪个窗口办?”“需要提供哪些资料?”作为首问责任岗位, 接待台的工作人员会耐心告诉群众办事流程、所需材料以及该如何填写资料,然后引导群众进入资料填写区,做到规范廉洁、便民高效。并且,咨询台还配备了详细的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

在资料填写区内,记者看到放置各种所需资料模板,对比模板填写便不易出错,填写区专门配备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还设置了自助充电器和免费上网标识。在生活服务区,设立了水、电、气、电视、通讯、邮政等生活类服务事项,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相关公众号即可网上在线办理缴费。在自助服务区可以24小时自助查询社保和营业执照信息,并可自助打印,真正做到了“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综合服务区内设置有民政、社保、计生、营业执照等服务窗口,在这里,热情的工作人员会为群众办理包括社保医保、计划生育、就业创业、退役军人、土地流转、农牧林、教育、食品安全等事项,实现了“全岗通”服务,搭起了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据介绍,玉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梳理养老保险、商事登记等196项便民服务类事项,全部纳入街道办理或帮办代办,公布了各办理事项指南;按照“受办分离”的模式,设立综合服务窗口4个,实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业务的整合优化;设置咨询接待台和办不成事窗口,避免群众“进错门、找错人”,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

贴心的便民服务

群众办事,最怕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据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便民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实施好差评考核,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严明接待窗口工作纪律,统一着装、文明用语,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微笑服务;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一件事”受理模式,做到只收一次材料,办理多项业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太感谢你们了,有了你们的贴心上门服务,我们才能开门迎客哦。”玉堂街道九龙社区的彭燕开了一家餐饮店,因为受疫情影响,餐饮店铺关门歇业,食品经营许可证也过期了。“原本开店铺就投入了家里大部分资金,多亏便民站长亲自来看现场为我们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开门营业了。所以我专门做了一面锦旗来感谢我们玉堂便民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彭燕说。

目前,玉堂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一张笑脸相迎、一项政策相传、一杯热茶相递、一句走好相送”的“四个一”服务活动,办事群众可以在温馨、便利的开放式“会客厅”享受办事咨询、材料收集、业务办理、结果反馈等“一条龙”贴心服务,实现了“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街道办还将部分权力下放到社区,进一步方便群众。在街道和社区设立移动便民服务点,全面实现“一次办”“马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网上办”“帮代办”“协同办”;为了优化代办服务举措,社区深入推进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实现基层网格多网融合;实行“微信咨询服务”、村业务人员代办、帮办服务,真正让群众只跑一次腿,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热心、耐心、真心、细心、用心”是对每个工作人员遵循的准则,“便民、规范、高效、廉洁”是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是对办事群众的承诺。下一步,玉堂街道将继续完善“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点、各社区便民服务室为面”的基层政务服务网,全力打造“便民有温度、服务无边界”的玉堂便民政务品牌。(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龙潭湾社区“爱心食堂”暖人心传美德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