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落实“五育并举”,进一步推进“双减”落地,培养具有“李冰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好公民,11月27日,由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四川省李冰文化研究会主办,都江堰市李冰小学承办的“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李冰文化”——“工匠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李冰小学举行。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学东,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平受邀出席启动仪式。
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活动拉开序幕。“李冰精神的内涵是奉献、求实、无畏、创新。”在孩子们深情的吟诵中,李冰精神被传承、被弘扬。活动现场,李冰小学分别被授予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李冰小学研究基地、四川省李冰研究会李冰小学教育基地、劳模工匠进校园实践基地。李冰小学向竹艺编织青城马椅子第三代、第四代传承人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书。校外辅导员将不定期进行授课,教授竹编技艺,在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塑造其品格。
李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唐敏表示,“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李冰文化。我们将竹艺课程链接到国家课程学科中,实现三级课程的融合,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李冰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公民。学生在习得技艺的同时传承李冰精神。竹艺课程作为课后服务还将延伸到周末,师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
王学东研究李冰文化多年,他分享到:“李冰文化是巴蜀文化代表之一,李冰治水蕴含了实干精神,蕴含了科技精神,解决了人与自然、人和水之间的关系,代表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巴蜀文明为世界所作的巨大贡献。”同时,王学东还强调,对李冰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今后,还要加大发掘和弘扬力度,让李冰精神、李冰文化福泽后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竹制品展览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启动仪式结束后,青城马椅子非遗传承人马娇现场上了第一堂竹艺课,孩子和家长积极性很高,学得有模有样。五年级二班学生余成杰告诉记者:“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爷爷带领他的团队建造的,我们学习竹编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会更加专注、更加细心,我会将李冰精神运用到学习当中,更加追求上进。”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