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龙池镇境内的人工林区开展冬季森林资源综合巡护时,意外在红外监测相机里发现了野生成年大熊猫频繁来此“打卡”的宝贵影像。
在红外监测相机拍摄的视频中,这只大熊猫或是调皮地和相机“玩耍”,或是埋头在周边区域觅食。经工作人员勘验,3个安放红外监测相机点位附近均有这只大熊猫生活的卧迹、食迹、抓痕和取食箬竹(棕叶竹)的新鲜粪便。“野保专家在查看视频后初步判断画面中这只野生大熊猫是一只成年雄性大熊猫,年龄在6岁左右。”据参与巡护的巡护员李晓鸿介绍,这是他们首次在低海拔人工林区发现野生大熊猫的活动痕迹,“我们在巡护时发现了大熊猫的新鲜粪便,便即刻查看了附近3个点位的红外监测相机视频,就发现这只大熊猫连续4天都有被相机拍到它的活动影像。这也是我市首次发现野生大熊猫在1000米左右的低海拔人工林区域活动。”
据悉,此次拍摄到野生成年大熊猫活动画面的点位位于龙池镇境内的人工林场木瓜园林区。除了大熊猫,红外监测相机还拍到了亚洲黑熊、毛冠鹿、斑羚、豹猫、黄喉貂、红腹角雉、豪猪等10余种野生动物不同时段活动的珍贵影像。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封山育林、植被恢复、综合巡护、专项巡查等措施,国有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人工林场面积逾10万亩,森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提升,活动非常频繁。“我们通过巡山护林,加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管理,有效地改善提升了生态环境。此次,在人工林范围发现野生大熊猫,说明我们的人工林已经能够满足野生动物的栖息要求。”李晓鸿说道。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