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生活垃圾如何实现闭环管理?废弃口罩如何规范收运?环卫人如何从源头到末端,筑起疫情防控坚实屏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一次实地采访。
隔离点垃圾 专人专线收运
2月23日上午,成都行建环卫公司环卫工人余光清、莫代福在进行体温检测后戴上口罩、手套,开着垃圾清运车前往负责区域,收运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生活垃圾。“最近公司安排我们俩专门收运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生活垃圾,每天收运一次,确保他们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收运过程中要求做到全程无死角消毒。”谈话间,余光清、莫代福来到某小区,确定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穿戴好后,莫代福背着消毒液,配合余光清在完成扫码登记后进入小区垃圾站,对放置在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生活垃圾收集专用桶内的垃圾进行清运。“我负责收运、打包、装车,他负责消杀,这样的分工我们已经配合得很默契了。”余光清表示,垃圾装车后,莫代福会对收运车装料口进行消毒处理,再前往下一个点位收运垃圾。
在防疫一线,像余光清、莫代福这样默默无闻坚守付出的幕后卫士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城市的整洁和市民的安全。“针对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生活垃圾的收运,我们派出了6个小组,专人专车专线路进行闭环收运。收运来的生活垃圾,被压缩处理后运往焚烧发电厂。”成都行建环卫公司项目经理谢玉梅说道。
废弃口罩 直拉直运处置
除了对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生活垃圾收运实施闭环管理,废弃口罩的收运同样讲究规范操作。在玉堂街道玉府路,贵人环卫公司的环卫工人正对路边废弃口罩专用容器内的垃圾进行收运。消杀容器及周边→打结拿袋(双套袋)→消杀容器及周边→容器套袋→消杀容器及周边→消杀收运车辆以及专用容器四周、桶身、桶盖……环卫工人按照六步流程熟练操作,对废弃口罩进行收运。消毒液从环卫工人手中的消毒喷嘴喷出,将可能存在的细菌消杀干净。据悉,从靠近该专用容器到废弃口罩打包出桶,环卫工人一共对该专用容器消杀4次。
贵人环卫公司项目经理伏鹏表示,公司负责的玉堂片区共有废弃口罩回收点13处,每天,公司都会排出车组沿线收运。“车组配置是1名驾驶员和1名辅工搭档操作,一边收运,一边消杀。废弃口罩进入收运车后会密闭直运至焚烧厂,确保过程中无交叉感染的风险。”伏鹏说道。
筑牢防线 全力护航战“疫”
据了解,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环卫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列为首要任务,积极应对、精准施策,对标做好环卫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处置、集中隔离酒店周边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废弃口罩清运处置、压缩站管理、环卫工人管理、环卫公厕管理及餐厨垃圾收运等方面的管控工作。“目前有22人负责废弃口罩收运,以及12人负责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生活垃圾收运,达到专人专车专线收运。同时,高频率对公厕、果屑箱、垃圾收运车辆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消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作业科负责人张剑说道。
除了加强环卫设施消杀、严格生活垃圾清运和环卫工人防护等举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对各条线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深入全市主要干道、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公厕等区域,对全市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生活垃圾和废弃口罩收运处置、落实规范操作流程、环卫作业人员防护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主任邓飞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检查环卫公司、生活垃圾压缩站、填埋场疫情防疫工作要求落实情况,一线人员装备是否配备到位、环卫设施和专用容器是否定时消杀等情况,并建立督查问题台账,督促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