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3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由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辉任组长的考核验收组,对我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谈忠,我市领导谭凌云、张思学以及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参加。
验收组通过观看视频、听取汇报、提问答辩、查验资料、指标测评等方式,详细了解了都江堰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期间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平台搭建、维权执法以及试点效果等情况,并对照考核表逐项进行考评。
据悉,自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创建后,都江堰市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持、强化政企联动、加强宣传培训、严格监管执法等方式,打造了一批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和优质地标,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12231件、版权总量8532件。猕猴桃、川芎、厚朴、方竹笋、茶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方竹笋列入第二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录,猕猴桃荣获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28项,都江堰放水节和青城武术列入国家级非遗,青城洞经古乐、聚源竹雕、望娘滩传说、柳街薅秧歌列入省级非遗。培育12家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优势单位和53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江堰市被列为四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省知识产权服务乡村振兴试点、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试点,天马镇被列为省知识产权强镇。
验收组认为,自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工作以来,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完善工作机制、政策体系,扎实有序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各项工作。试点期间,全市知识产权事业保持快速发展良好态势,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环境明显改善,知识产权化、商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同意都江堰市通过验收。验收组希望,都江堰市要巩固试点成果,继续深化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提高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能力,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努力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创新要素汇集、创新活力强劲、转化渠道顺畅、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的知识产权强市,为推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验收情况,谭凌云表示,将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完善都江堰市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政策保障、创新举措,打造好都江堰知识产权品牌,推动都江堰市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胡馨怡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