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胸痛中心建设已成为区(市)县医疗机构规范诊疗、快速抢救胸痛患者的重要手段。3月22日,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介入导管室揭牌仪式,标志着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建立胸痛中心,是该医院推进医疗服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通过多学科协作方式,统一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流程,使胸痛患者得到高效、便捷、最佳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效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前期,医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改建了手术室、操作间,购置了700余万元的新设备,派出3名医疗骨干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习深造,并邀请专家下沉作技术指导。
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成表示,胸痛中心将工作重点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疗机构,通过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着力疏通胸痛救治网络的“起跑第一公里”,促进院前院内急救的密切合作和无缝隙对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完成安全转运,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