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2-03/29/011311.html

等待处理…

新增五大专业:
川外成都学院助推
都江堰数字经济弯道超车

点击量:44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今年2月底,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位于都江堰市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申报的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体育教育(专科)等5个专业成功通过备案和审批。

据介绍,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确立了“外语+文化旅游”“外语+跨境电商”“外语+教育”三大发展方向,此次新增的5个专业与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度和匹配度高,学校通过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等部门及企业的密切合作,校地校企共生共荣,全方位合作也开始进入“蜜月期”。

抢抓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

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是人才。学校致力于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这将推动都江堰市数字经济弯道超车,实现地方高校与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缝衔接。”

记者了解到,学校此次新增的跨境电子商务属电子商务类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属计算机类专业。这些专业着重培养互联网服务、批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销售人员、商务咨询服务人员、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和运行管理人员、计算机软硬件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些专业布局与都江堰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宏伟蓝图不谋而合。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创新创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要构筑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新格局’‘支持驻市高校拓展合作办学、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让高校与城市同生长、共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企业、高校资源互补的良性发展趋势已经显现,通过三者紧密联系的交流模式,一方面助推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为社会特别是‘五大新城’建设培养亟需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学校致力于推进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并引入课程资源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已引入阿里巴巴、中石化易捷国际、中国沈酒集团、日本银河株式会社等知名企业入驻学院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双创基地,成都首个‘成都新电商人’教学教研基地也正式落户学校。”

据该负责人介绍,2021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围绕“跨境电商教学课程建设及发展”“一专多能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新文科下跨境电商方向改革”等课题成功获批多个省级科研项目立项,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支撑。

据介绍,学校还与四川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成都锦城学院、成都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发起成立了四川省跨境电商高校联盟,各方重点围绕研究院筹备、师资融合、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这一系列活动对推进跨境电商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位于青城山下、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内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是四川省唯一的专业外语高校,共有55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外语学科为特色,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以“塑造学生美好未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中国顶尖民办应用型特色大学、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与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到世界各国留学深造,也吸引了俄罗斯、韩国、意大利、尼泊尔、墨西哥等国家学生前来留学。

据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对外联络处负责人介绍,学校注重培养富有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激发创新活力,助推创业带动就业,放大创新创业倍增效应为目标,将创新动力与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网络创业培训及新电商培训导师40余名,创业导师100余名,2021年累计培训学员达4000人次,围绕电商、文创、教育产业等板块涌现了众多师生双创项目,2021年学生省级立项项目达199个,国家级立项50余个,在第三届创响都江堰创新创业大赛中15个电商项目入围复赛,3个项目在决赛中获奖,2名导师获得优秀都江堰创业导师称号,成功协办第三届创响都江堰决赛,学校专门成立了新电商教研室,围绕乡村振兴开发新电商实践类课程,积极的为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出“外语+旅游、大熊猫研学旅行、青城太极舞”等创新项目,助力都江堰市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积极开创“农业+电商”联动机制,大力建设跨境电商基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学校开设的“一带一路”沿线语种专业,助力都江堰市“走出去”;积极发挥学校对外交流优势,通过外国留学生、外教、领事馆等渠道,大力宣传推介都江堰市,将国外优质资源“引进来”。学校还致力于校地校企合作,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质量校企合作项目,助力学校产教融合示范园区高质量发展。2021年确立了建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地、跨境电商服务型基地和产教融合双创孵化中心的目标。去年3月,学校与成都市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签约,内容包括培养文旅达人主播、孵化双创项目、学生实习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共建青城山—都江堰非遗文旅智慧产业园等。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强化政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为地方输送人才、企业解决高校就业、政府鼓励企业定制培养人才“三方共赢”机制,推动都江堰市数字经济驶上快车道,讲好新时代的都江堰故事。

(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公 告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