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告别过去需要高龄老人每季度进行现场认证的奔波,社区工作人员挨个确认登记、上报的繁琐,灌口街道南桥社区依托社区智慧康养服务平台的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社区高龄老人津贴”认证高效处置。
3月28日一大早,南桥社区居民王丹带着84岁的母亲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人脸识别,完成了本季度高龄老人津贴认证。“这太方便了,有了这个专属二维码,以后我们无论在哪儿都可以完成认证工作,不用再到社区报到了。”王丹欣喜地说道。
老人的专属二维码由社区智慧康养服务平台自动生成,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实现老人信息动态采集。采集结果将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动同步至社区、街道和民政部门,并在社区智慧康养平台形成汇总报告数据,在社区端可实现季度数据一键上报,再由民政部门在同一平台进行意见审批,进行津贴精准发放。
除了扫描二维码进行人脸识别完成高龄津贴认证外,南桥社区还依托“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平台和平安智慧小区系统开展高龄津贴认证工作,通过平台间数据互通共享,成功实现数据信息自动比对,进一步减少社区工作老龄服务中验证、汇总、上报、审核等相关工作90%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社区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处置效率。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社区205位老人的高龄津贴认证核验工作,争取在本月实现社区高龄老人全覆盖。”南桥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董弦告诉记者,通过对社区老人基本情况和核验情况的汇总,社区建立起了老龄服务数据库,一方面能够对辖区内老人核验的情况进行掌握,另一方面便于进行数据分析,统筹规划社区老龄服务。
据了解,结合南桥社区使用的实践经验,灌口街道已在辖区内社区全面推广使用这一智慧康养平台,全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本报记者 胡馨怡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