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2-04/15/011397.html

等待处理…

都江堰市逆行者
的吉林战“疫”日记(二)

点击量:31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吉林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无不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吉林疫情防控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刻,都江堰市人民医院6名核酸检测骨干精英加入四川省核酸检测队,紧急驰援吉林战“疫”前线,为抗击疫情,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注入了都江堰力量。紧张的工作间隙,队员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战“疫”点滴故事;一个个暖心举动,诠释着何为医者仁心。

《最美勒痕是每个人的标配》

4月7日 星期四 阴 师权

今天的班是从凌晨2点到早上8点,凌晨12点半就要起床去坐1点的大巴,半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然后和上一班的人交接,穿戴防护服进入方舱车。下班后又要快速完成脱卸和交班,去坐9点的车,半小时左右才能回到宿舍,在这期间大家都没法喝水、上厕所。

对医疗队队员而言,最美勒痕是每个人的标配。队员们的心态和热情没有受到寒冷天气和物资匮乏的影响,工作时,标本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协助,从黑夜干到天明,尽管工作很累,但严把质量关是大家心中的底线。每个班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因为只要穿上防护服,就必须发挥出它的意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经意发现窗外已经天亮,以为跟成都天亮时间一样是6点过,一看时间发现才4点过,立刻想到科比的名言: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我见到了凌晨4点的吉林,它是明亮的,代表着希望,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暂停键”即将转变为“启动键”。这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激发着我们的斗志,为同一个梦想奋斗,为吉林早日打胜这场疫情阻击战而奋斗!

《感动:有大四川这样坚实的后盾》

4月8日 星期五 晴 姜容

清晨5点过就被窗外阳光叫醒,吉林天亮得比家乡都江堰早。一看手机消息,今天标本量增加,我们组下午2点的班,任务依然艰巨。

昨晚10点左右,我们收到来自家乡的两大车物资,司机师傅日夜兼程,从成都到此仅用了2天。看到川字头的牌照,队员们个个难掩激动之情,拿到物品清单,从药品、消毒液到洗漱用品等日用品,再到牛奶、方便面、自嗨锅等美食,甚至连卫生巾、一次性内裤也是应有尽有,不禁感慨“家人”的细心与贴心。

不上班的小伙伴连夜将物资搬下车,吃过早饭就开始给每个房间分发物资,感觉像过年一样,戴着口罩都能感受到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领完物资,我们接到院领导打来的视频电话,看着视频里一张张熟悉的脸,还有领导们关切的眼神,瞬间泪目。领导们转达了同事们的关心和问候,询问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家里的情况,嘱咐大家有困难尽管说,队员们一致答到:没有困难,就是有点想家,但一定会不辱使命,安全回家。

挂断电话,看着刚搬回房间的东西,内心充满着力量与感动,有大四川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有医院所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鼓励,有一群并肩作战的可爱战友们,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疫”,希望吉林能早日散去阴霾,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备受鼓舞的一天》

4月9日 星期六 晴 朱元凤

援吉第10天,有些疲惫,有些想家,特别想女儿。

今天又是倍感关怀、备受鼓舞的一天。昨天院党政领导班子通过视频连线对我们6名援吉队员进行慰问,今天下午又收到初中班主任老师特意为我们这次出征写的一首词。惊喜之余备受感动,老师的用心良苦我受之有愧,我只是做了一名白衣战士想做也该做的事情而已,却得到老师如此褒奖。我在心中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倾尽自己所能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不负老师的信任。

美好的事情总是环环相扣,晚上又收到女儿写给我的信。看着女儿稚嫩的笔迹,简单,却是发自肺腑的言语,很欣慰她已经在慢慢长大,越来越懂事了。原来在女儿的心目中我是她的英雄!亲爱的女儿,谢谢你爱我!

其实来到吉林后,我也曾有过些许担忧和害怕,但是院领导的关心和鼓励,老师的夸奖和信任,女儿对我的牵挂和爱给予了我巨大力量,把惧怕变成了燃烧在心中的熊熊战火。我会把这段历程用心记录,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当看到火红的太阳从大山那边缓缓升起时,我就觉得如同胜利在向我们招手,没有什么病毒会阻止新一天的到来,春天如期而至,疫情终将过去,只要坚持初心,就定能砥砺前行。

《不一样的医生》

4月10日 星期日 晴 黄文彬

作为一名临床检验医务人员,我们不直接面对患者,我们好比“临床侦察兵”,面对新冠疫情肆虐,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战斗”。来到援助地吉林省,我们被分配到不同岗位,面对大量标本,很难想象平时拧瓶盖都觉得费劲的90后,却练就了一手绝技:单手开盖、回盖。为能确保任务尽快完成,我们在仪器运行的同时开展手工加样,最快可以每小时加3个96孔板 (工作人员需要把每个核酸采集的试管样本,加到核酸提取试剂里面去,一个96孔板代表可以加96个标本),想象一下,在不停开盖、回盖,上枪头、加样、打枪头,这样反反复复的动作要做多少次?几万,几十万,也可能上百万次……一天工作下来,汗水浸湿衣服,口罩磨破鼻梁,手指磨破皮,手臂酸痛得举不起来,但无人抱怨,只是默默工作。

而这些仅仅是实验室工作的开始,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扩增,我们需要将每板12条8连管严密盖好,混匀离心上机,一个动作不停重复成千上万次,直到拇指按得麻木。对于我们最关心的实验结果,最怕实验过程中带来的污染,一旦有污染这一批实验就只能报废,之前所花费的4个多小时努力就白费了,又得从头再来。所以我们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检测员,还要做一名合格的保洁员、院感防治员。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战斗在一线却没有病人的医生,怀着莫大勇气,默默地和病毒作斗争,真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还大家一片蓝天,相信吉林必胜,检验人必胜!

《期待的“拐点”终于出现》

4月11日 星期一 雨 毛星荐

连续10天的艳阳天,今天终于下了一整天的雨,晚上是我值班,担心帐篷进水,浸湿物资,在所有队员都回驻点后,我和另一个值班队长一直留守现场,随时巡查。

整个支援队今天休息,进行物资盘点、设备维修,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吉林的春天来得比都江堰晚,时不时还有雪花飞舞,但严寒渐逝,谁也阻止不了春天的脚步,随着吉林省社会面清零的消息传出,大家期待的“拐点”终于出现,相信疫情即将过去,只静待疫情过后,万家灯火皆可团圆。

【记者手记】

都江堰市首批6名援吉林医疗队员们的征程在继续,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面临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挑战,但相信怀揣着医者仁心,有实力、有信心、有毅力的他们,一定能够在家乡人民的祝福下,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为更多同胞带来希望!

加油,都江堰吉林心连心,而你们就是连接起两地情谊的坚实桥梁!

保重,在疫情严重的一线,希望你们在救助同胞的同时,务必也要照顾好自己!

期待,冬已去,春已来,春意盎然的家乡都江堰盼着你们早日平安归来!(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辑)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