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2-04/26/011485.html

等待处理…

打造青城旅居生活方式 助力区域民宿高品质发展

——青城山镇青城社区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点击量:49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地处青城山脚,青城山镇青城社区凭借天然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旅居人群前来避暑消夏,同时也带动了社区民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聚焦旅居人群融入、民宿产业提档升级等重点工作,青城社区积极创新工作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城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本报记者 胡馨怡 王银平 文/图

文体活动丰富 旅居人群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4月19日,走进青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读书分享会正在进行。本地居民与旅居人群围坐一起,以书会友,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还促进邻里交流。这样的场景在青城社区十分常见,通过开展诗歌分享、阅读分享、非遗文化体验学习等活动,有效推动了本地居民和旅居人群的有机互动。

旅居者杨琴是社区文体活动的常客,每年暮春初夏时节,她和家人就会打包行李,从崇州市来青城社区住上几个月。“初来时,我有些许‘水土不服’,大多是环境陌生带来的不适应。后来,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我和不少原住民成了好朋友。如今,每年到青城社区住成了我的期盼,这里就是我的家。”杨琴盼望着,今后能常住青城社区,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与杨琴一样的旅居人群不在少数。青城社区常住人口28000人,每到夏季前来避暑消夏的旅居人群约50000人。旅居人群多,如何将这部分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旅居到定居的转变,青城社区以文体活动为纽带,在丰富文化生活上下“实功”,大力营造本地居民与旅居人群的互动场景,促进旅居人群更好地融入社区。同时,青城社区创新打造“全能保姆”队伍,以精细化服务帮助旅居人群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便捷的服务、多元的文化活动促进旅居人群走出小家融入大家。”青城社区两委委员刘青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升旅居人群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民宿学院培训

精品旅游住宿集群稳步形成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为青城社区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青城社区民宿、客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500余家。

民宿产业高速发展,问题也接踵而至。“大多都是单打独斗,所以质量参差不齐。”刘青告诉记者,2018年前,在青城社区特色不显、档次低端的农家乐比比皆是,路边揽客、喊客、拉客现象屡见不鲜,为区域旅游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青城社区依托青城山民宿学院,定期对辖区内民宿从业者进行培训,助力民宿产业升级换代。

在青城山民宿学院,大到民宿经济发展趋势,小到床单被褥选择技巧,统统都有专家讲学。以专业知识培训助力民宿实现特色化、聚集化、品牌化,青城社区的民宿产业也实现了从粗放丛生的农家乐到高端民宿集群环绕的转变。

临近旅游旺季,这几天,“若竹的小院”里,民宿老板艾若竹正忙着修剪院内植物、翻新桌椅板凳,“整装”待客来。“今天有两单,周末订满了。”自2018年开业来,艾若竹的民宿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在她看来,民宿生意好,除了青城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托底外,还得益于社区的帮助。

“以前,我家民宿的运营大多按自己的喜好和设想,在文化融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后来社区就组织我们在民宿学院学习,到一些优质民宿去参观,慢慢地,我也学到了不少经验。”艾若竹告诉记者,她从细节处入手,进一步提升了民宿的服务、品质、硬件等,“若竹的小院”正一步步变得更好。

通过民宿学院助力民宿提档升级,青城社区精品旅游住宿集群正稳步形成。接下来,青城社区还将用活自身优势,持续丰富民宿培训内容,努力提升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竞争力和影响力。

上一条:集中“充电” 助力“五大新城”建设
下一条: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醒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