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都江堰,瓜果飘香,热情似火。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主办,都江堰市文体旅局、农业农村局、融媒体中心和11个镇(街道)协办,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都江堰市分公司承办的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都江堰市)赛区竞演6月25日在幸福街道大融城广场拉开帷幕。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
成都市率先开展线下竞演的区(市)县
作为“天府源头”的都江堰,以一江碧水润泽万顷良田,造就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市成为了本次大赛中成都市第一个率先开展竞演的区(市)县。此次竞演以“四川‘乡’当潮”为主题,是都江堰市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各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
天马镇轿房唢呐、石羊镇诗画石羊队等11支团队纷纷登场,以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表演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新风尚。竞演人员有各镇街选送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乡村文艺爱好者等,通过以情景秀、跨领域混搭、协作联合演出等形式,充分展现都江堰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精华灌区的锦绣景象、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精彩的演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了解,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采取线下活动与线上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全景展示乡土文化,大力推介美丽家乡。其中,线上展演作为推荐评选的重要依据,协调媒体资源专题策划推广,对社会反响较好、具有挖掘潜力的对象,持续扩大影响力。主要分为魅力乡镇、乡村代言人、乡土文化能人、慢直播四个拍摄板块儿,通过短视频展现新时代乡村面貌、特色文化、美食美景、乡村生活、技能技艺、非遗传承、健身运动、文艺创作、民俗风情、地方特产、群众活动、人居环境等。通过微信扫描报名二维码或搜索“四川‘乡’当潮”公众号方式进行线上报名。
线下竞演以区县为单位,都江堰市县级竞演即是成都市“开场首秀”,根据现场评审小组及大众评审结果打分结果,最终聚源镇《青城武术》、奎光塔街道《藏家儿女心向党》、玉堂街道《玉堂窑》分获前三名。下一步还将推选1个具有代表性节目参加成都市级竞演,为魅力乡镇和优秀文化能人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展示平台。
石羊镇曾入选“四川省首批100个魅力乡镇”
人文荟萃、资源富集的都江堰市在乡村振兴中的大潮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作为花蕊夫人故里,汇聚天府文化、农耕文化、诗歌文化的石羊镇则是都江堰市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2021年9月29日, “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展演暨颁奖活动”在德阳市举行,都江堰市石羊镇获评“魅力乡镇”称号,并作为成都市唯一乡镇代表参加颁奖晚会。在此之前,经过2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石羊镇先后在都江堰赛区、成都赛区一路“过关斩将”,并在全省2642个乡镇中脱颖而出,上榜“四川首批100个魅力乡镇”和“100名乡土文化能人”。
近来年,石羊镇充分发挥柳风农民诗社和柳风艺术团等文化团体作用,深挖天府文化、诗歌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新场景新地标。每年定期举办“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省级非遗“柳街薅秧歌”实景演绎活动以及全镇6所中小学开展中小学“诗苗杯”诗歌征文比赛等活动,掀起了一场学诗、吟诗、写诗的新风潮。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石羊镇立足优势大力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新活力,促进特色文旅资源融合发展。在做好“四川首批魅力乡镇”成果运用的同时,针对乡土文化能人和魅力乡镇进行包装策划,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培育乡村文旅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文化动力,努力将石羊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奋力创建大美田园、业兴人和、诗意栖居的乡村振兴示范镇。
乡村振兴的都江堰样本
6月25日,尽管当天天气火热,但依旧无法阻止参与竞演人群高涨的热情。他们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满脸稚气的小孩,更多的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竞演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热情洋溢地展示着乡村文化振兴魅力,充满着乡村美好生活的自豪。
“看了我们的节目,就想要到我们的乡村里去逛一逛、游一游,吃着生态美食,走在乡村绿道,呼吸清新宜人的空气,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一定让你不虚此行。”“想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的美好前景,我们未来的日子有盼头,表演起节目来也非常带劲。”大家纷纷说道。
据介绍,本次竞演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坚持以乡村为大背景、以文化为主旋律、以群众为主角色,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群众身边“建赛道,搭舞台”。旨在弘扬乡土文化,展示蜀乡风采,唤醒基层乡镇、广大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大众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发扬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凝聚起同心共筑文化强省的磅礴力量,为共绘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画卷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都江堰市聚焦“兴产业、保供给、推改革、促增收”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走文旅引领的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新路径,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74.53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8.57亿元,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蓬勃发展势头。
都江堰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高位强力推动、健全机制联动、加大投入拉动、完善政策促动,加快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增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都江堰市强化人才保障,注入乡村创新发展活力,突出农民乡村振兴“主体”地位,年均开展职业农民培训2000人次,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200余名。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定期开展乡村旅游、农村建筑工匠等培训,“全国优秀农民工”宋建明作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不仅盘活了所在的川西音乐林盘、吸纳邻近村民就业,还带动了区域群众共建共享。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石羊镇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形成了一股“创二代”返乡潮。
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更有活力,让土地更有价值,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是都江堰市的重要法宝。据介绍,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大通社区“问花村”以花为媒、青山为底,江河为脉、绿道为轴,打造了村美民富的示范模式,让正奋力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的都江堰可感可及,有效推动了游客“流量”向消费“留量”转化。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下一步,都江堰市将持续关注“三农”工作,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聚焦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让乡村成为乡愁寄放所、诗意栖居地、价值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