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蒲阳街道团结社区,可能很多都江堰人并不会陌生。这里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有郁郁葱葱的竹林,春天里可以品尝鲜美的竹笋;有纯天然的乡野美食,“铜锅野菜”“乡村石磨豆花”等美味吸引着八方游客。就在团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有一家“团结茶馆”远近闻名,这里不仅可以品茗、观景,听百鸟争鸣,也是社区群众协商议事最集中的地方。
本报记者 宋正刚
以茶为媒 化解民忧
谁曾想到,过去的团结社区曾戴着两顶“帽子”:软弱涣散党组织、成都市经济发展缓慢村。团结社区党委书记左顺勇告诉记者:“我是2017年到团结社区工作的,总体感觉干群关系较为紧张,群众缺乏向心力,社区两委想干个什么事,说闲话的多,伸手帮忙的人少。”为倾听群众意见,左顺勇开了几次坝坝会,与群众交心谈心。“头两次会,最后都开成了吵架会。但还是了解了群众一些诉求,譬如道路扩宽、增设路灯等问题。”
川西坝子的人们自古就有泡茶馆的习惯,有着历史悠久的茶馆文化。喝着茶,很多事情就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在蒲阳街道人大工委的支持下,团结社区两委决心利用原青钢厂遗留的配电房改建一个“团结茶馆”,为群众交心谈心、提出建议、化解矛盾提供场所。茶馆建好后,如何经营呢?有人建议:承包给别人,省心又省事。左顺勇说:“我们搞这个茶馆,本来就是公益性,如果简单地承包出去,经营者势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张罗下,茶馆开张了,定下了“一块钱一杯茶”的规矩。团结茶馆不仅传承了茶馆文化,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场所,而且能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每月的人大代表接待日,市人大代表也会在这里接待群众,了解诉求。同时,在茶馆门口将人大代表姓名、职称、电话号码进行公布,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并将收集的问题办理情况向群众进行公示,让群众一并知晓。
古朴清雅的茶馆里, 74岁的村民汪宣富是常客,他常常与乡亲们一边喝茶,一边议论社区里的大小事。茶客们提出“切实解决困扰群众的噪音问题”的建议,很快就得到解决。“在茶馆里有啥话想说就说,也敢说。” 村民陈朝菊说。只要有空,人大代表接待日她都不会缺席。她说,自己提出的建议,很快就会有回应,这让她觉得说话“管用”。
“我们要让群众信服,让干部和人大代表获得群众支持,就要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抓落实、做到位。”团结社区党委副书记唐春梅说。近两年来,团结社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道路,道路里程增加9.5公里,有效打通群众致富路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配套公共设施,完成全域路灯、监控、WiFi覆盖,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尤其注重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整治堰渠,修建垃圾池,美化道路景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实施美化工程,建成了“团结乡村公园”“团结绿道”,“公园社区”雏形基本形成。
“过去天一黑,出租车都怕到我们这里,因为没有路灯,怕出事故,村民出行缺乏安全感。现在,有外地的亲戚来串个门,我们会觉得脸上有光。”村民王甫贵说。5年来,通过“饮茶议事”,修路筑渠、路灯维修等诸多百姓关切事得以解决。以茶为媒、化解民忧,团结社区利用茶馆这一有效载体,大胆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实践。茶馆里专门设有调解员,喝一杯茶的工夫一场矛盾得以化解,邻里通过交流,关系变得愈加融洽。近一年来,“团结茶馆”共调解纠纷50余件,成功率达100%,收集群众意见32条,办结率82%。
“依靠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事。”唐春梅说,她在团结社区工作多年,欣喜地看到了社区群众和社区面貌的变化。“通过茶馆说事、人民调解,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了基层群众的民主习惯。”
一杯暖茶 凝聚民心
在茶馆里,经常有各种“不太正式”的会议,上个月,蒲阳街道人大工委专门组织企业家来团结社区,与种植户们商量如何销售笋用竹。“社区农户栽种的笋用竹有3000多亩,如何销售,是我们关心的大问题。企业家来了,不仅带来了订单,还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村民甘华芬说。据了解,近年来,团结社区在原有笋用竹、猕猴桃产业基础上,引入四川省巴蜀金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352户居民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建成1000余亩杨梅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年土地流转费用达100余万元。同时,社区依托紧邻工业园区优势,发挥“社企共建”平台作用,打通企业用工、群众就业互通通道,实现群众就近务工。团结社区不仅摘掉了两顶“帽子”,省级“六无”平安社区、成都市“三美”示范村、都江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都江堰市“四好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也接踵而来。
基层议事也常常在这样的场景中开始:众人围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茶。团结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也常常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的茶香里、在村民们的讨论和协商中作出决策。村民李仕松参加过多次这样的“茶话会”。去年社区要修建日间照料中心,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也有群众持怀疑态度,觉得“搞不起来”“乱花钱”。社区两委召集大家一起协商,中心应该有哪些功能?如何选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前期意见征求工作做得充分,后面建设就很顺利。日间照料中心很快修建起来。“村里的事情,涉及每个人的利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大家一起商量,总能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左顺勇说,“团结是我们的村名,也是我们每个居民遵循的原则。”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团结社区的做法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在蒲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徐文看来,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还要丰富参与渠道,让人民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让民主得到最有效的表达。目前,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已常态化走进茶馆倾听民意。徐文说:“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的推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