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2-07/01/011920.html

等待处理…

有趣的灵魂

点击量:29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曹丕在《典论·论文》开篇即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经常被引用。我写作已有三十余年,结识的文友数以百计。其中许多人都曾撰文批驳“文人相轻”,声称“自古”已经结束,如今是“文人相亲”的时代。然而私下里,他们却赞同曹丕的说法,之所以要批驳,只是为了维护我们这个群体的名声。

一般情况下,文人之间的冲突只表现在私下里互相不服,顶多撰文时含沙射影批评一下“文敌”,不过偶尔也会颇具戏剧性。相传当年刘半农曾想编一本《骂人专辑》,于是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征集骂人话的启事,结果上门“捐献”骂人话的全是他的文友。周作人首先登门拜访,用绍兴语大骂了他半个时辰,出门时连呼“痛快”,仿佛洗了一场桑拿。赵元任随后赶到,用湘川皖鲁各地方言,大骂了刘半农半天……

骂得最认真、最严谨的当属章太炎。刘半农为人有点狂,曾说过:“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的文字,凡是写白话文的,就是活人。”这话惹恼了比他更狂的章太炎。遇上刘半农登门“讨骂”,章老师当然借题发挥。首先质问他何为白话文?刘半农答曰:“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章太炎连连摇头,说“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好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接着,章太炎向刘半农演示了汉音、唐音以及明朝音韵。又用唐朝话、汉朝话各骂了他一遍,而且“注释”了出处、引用文献。最后刘半农被骂得主动撤退了。

刘半农招骂这件事中,他似乎很狼狈,骂他的人似乎都比他博学。然而他在被骂的过程中,却吸收了许多“营养”。这样的文人相轻,实在比互相戴高帽、捧臭脚的“文人相亲”,有意义得多。刘半农在语音学上颇有建树,与他勇于挨骂,文友愿意以毕生所学骂他,多少也有一点点关联。

说起刘半农的学术成就,一般人当然很陌生。但他有一项成就,足以让他留名千古。那就是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写了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诗中第一次使用了女性第三人称“她”。刘半农创造的这个新字,不仅在当时得到了鲁迅等文坛泰斗一致点赞。一个世纪以来,“她”一直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汉字。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虽然是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似乎也是成群出现的,可能因为需要互相滋养。比如民国那些文人们,他们有时貌似“相轻”,有时又很“相亲”。嬉笑怒骂中,诞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按照万里挑一的比例,那时中国也该有四万个有趣的灵魂,文人圈里多一些,属于正常现象。文人如果都很无趣,社会怎么会有活力?(□朱辉)

上一条:鸡蛋会“游泳”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