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都江堰景区,青山如黛,江水碧绿。泽被千年的天府之源——都江堰水利工程矗立江中,滚滚岷江奔腾而来在此分流,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拜水”。“这是鱼嘴分水堤,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90后景区讲解员杨惠敏正向游客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从历史价值到文化价值,从科学价值到艺术价值,通过她的讲解,游客们全方位地了解了都江堰这座持续运转两千多年的奇迹工程。
接待完这批游客,杨惠敏步伐不禁加快。“这是我今早接待的第二批游客,趁着换班空档,我要回休息室学习一下。”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让她倍感振奋、充满力量。“对于我来说,就是要深挖李冰文化,将都江堰水利工程流淌千年的治水智慧讲给世界听。”
“都江堰人讲都江堰事,感受最多的是幸福感与自豪感。”作为土生土长的都江堰人,杨惠敏从小受李冰文化和道家文化滋养,对这座城市感情深厚。但在外求学时,她却发现多数人对都江堰市的历史文化了解不深,便萌生了毕业后回来当讲解员的想法,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都江堰文化也成为了她心中的信念。为此,她翻阅了不少书籍,自学考取从业证书,终于在2013年成为了都江堰景区的一名讲解员。
杨惠敏从业近10年,见证了都江堰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10年来,都江堰市文旅融合迈向纵深,游客群体也愈加多元,如何精准地将李冰治水智慧传递到不同游客群体心中,如何在讲解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山、水、道、熊猫等文化,让游客更加全面了解“三遗”之城魅力,成为杨惠敏的必修课。10年间,她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闲暇时间她会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并反复打磨,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并与影视作品结合,不断“刷新”自己的讲解词。截至目前,她已服务游客约8万人次。
“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也是向世界强有力地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景区讲解员、一名青年党员,杨惠敏说,她将学习李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锤一凿、反复打磨的细致功夫,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执着品质,苦练内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游客,将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全面地呈现出来,生动地展示出来,广泛地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