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实施银龄健康工程,满足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四川省从今年起推进实施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根据自愿申请原则,今年我市失能老年服务1924人,全市11个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6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其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具体有哪些服务内容?患者对服务内容是否满意?近日,记者跟随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一起走访失能家庭,倾听患者及家属心声。
“敲门服务” 送健康管理上门
上午10时,记者一行走进幸福街道永寿社区9组胡德秀老人家中。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们不仅为老人测量血压、听诊心肺功能,还指导老人家属帮助老人进行全身关节的锻炼。“脚踝护理时垫个枕头,让双脚悬空,对其脚踝进行按摩。”“耳后皮肤脆弱,应保持清洁干燥。”“翻身拍背时手掌空心,从下往上。”在家庭医生耐心细致的讲解示范之下,胡德秀老伴蒋家书频频点头。
胡德秀老人今年81岁,7年前因骨质疏松摔倒致重度失能,常年卧床,照顾她的责任落到了81岁的老伴蒋家书身上。蒋家书身体硬朗、心态乐观,在他的精心照护下,老伴胡德秀智识清楚,言语清晰。有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上门服务并进行健康指导,蒋家书老人很是感谢,“家庭医生服务很好,专门给我留了电话,有啥子不懂的就请教他们。”上门服务期间,蒋家书提到,给老伴剪指甲、洗头这些他干不了的细致活交给了上门服务的长照险护理团队。据悉,今年6月家庭医生第一次上门服务时,就协助老人申请办理了长照险,定期有团队上门为其提供洗澡、洗头等服务。
随后,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又来到幸福街道岷江路社区幸福枫景小区宋永辉家中。今年70岁的宋永辉因脑卒中摔倒,重度失能已5年。“对于家属来说,吃喝拉撒还照顾得过来,涉及身体护理和疾病的管理就力不从心,我们很希望得到专业指导。”宋永辉的老伴高素兰说。
家庭医生团队按照《健康体检表》逐一对老人进行询问和检查,了解老人生活习惯、住院及用药情况,对老人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评估指导。“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想到家庭医生团队这么细致、周到、贴心,感谢家庭医生对老人的关心、关爱,我真的非常满意。”高素兰激动地告诉记者。
优化服务 满足个性化需求
当天的“健康敲门行动”中,市卫健局妇幼与老龄健康科工作人员朱莎现场进行督导,倾听患者及家属心声。据朱莎介绍,“健康敲门行动”旨在让65岁以上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三个一”健康服务,即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为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建档立卡等;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服务,为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健康风险指导、心理支持、就诊转诊建议等健康服务;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主动联系失能老年人或其监护人,了解失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服务需求,免费推送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并对失能老年人或其监护人提出的健康咨询及时予以指导。通过实施“健康敲门行动”,我市正逐步化解社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困难,全市156个家庭医生团队为1924户家庭带去了温暖。
2021年市卫健局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的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整合医疗资源,将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第一家公立“医养结合”示范点位,依托医务力量,配备医护养一体式高质量服务,为很多失能、半失能老年患者提供了“幸福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走访过程中,朱莎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了让更多失能老年人享受到优质服务,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健康敲门行动’定期抽查和督导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在‘三个一’健康服务基础上个性化满足老人更多需求。”(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