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早上8点,工作人员就准备药材熬制“大锅汤”;上午10点,一桶桶熬好的“大锅汤”就被分发到医院门诊大厅、发热诊疗点、公安干警执勤点……记者获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近两个星期以来,我市已有33585人次喝上了“大锅汤”,助力部分市民群众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12月26日上午,记者在都江堰市中医医院二楼门诊大厅看到,群众正有序排队看中医门诊。“中药大锅汤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等为指南熬制。中医药预防处方中,包含了荆芥、防风、紫苏叶等多种药材。”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锅汤”具有祛风解表、健脾燥湿等功效。
“从中医角度来讲,市民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寒湿疫’。”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向涛介绍,按照“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药三防理念,中医药可以缩短发病时间,避免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化。如果发病即用中药对症治疗可快速截断病势,缩短病程,以快制快。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效果显著,特别是能够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咽喉疼痛、咳嗽、乏力等症状,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
记者从市卫健局了解到,都江堰市充分利用中医药服务网络,动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织人员、筹集药材、落实饮片,坚持熬制中药大锅汤,在发热门诊、门诊大厅、导诊台、候诊室以及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免费向市民提供贴心服务。
上午11时,记者在壹街区同心广场发热诊疗点看到,该诊疗点放置了“大锅汤”,就诊患者、路过的市民纷纷前来饮用。医务人员耐心向群众解答药物效用、药物剂量、饮用间隔等问题。市民彭会告诉记者,在发热诊疗点就诊,几分钟就实现了看诊、取药,非常方便。“诊疗点还贴心准备了中药大锅汤,药的味道有些甘甜,感谢医院提供的这一便民健康服务,让我们感到暖身又暖心。”彭会说。
一杯杯中药汤剂,既是一份防护,更是一种关爱。通过免费赠饮,更加坚定了居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此外,都江堰市结合实际开展老人健康监测、家庭医生上门服务、60岁以上老年患有基础性疾病人群优先开展加强免疫新冠疫苗接种等。凝聚合力,度过疫情凛冬,共待春暖花开。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